一裁终局制度是指仲裁机构对申请仲裁的纠纷进行仲裁后,裁决立即发生法律效力,当事人不得就同一纠纷再申请仲裁或向人民法院起诉的制度。
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十八条规定,劳动者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在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根据第四十九条规定,用人单位有证据证明仲裁裁决存在以下情形之一的,可以在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三十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撤销裁决:
1. 适用法律、法规确有错误的情形。
2.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无管辖权的情形。
3. 违反法定程序的情形。
4. 裁决所根据的证据是伪造的情形。
5. 对方当事人隐瞒了足以影响公正裁决的证据的情形。
6. 仲裁员在仲裁该案时有索贿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决行为的情形。
如果仲裁裁决被人民法院裁定撤销,当事人可以在自收到撤销裁决的裁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1. 劳动者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在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 用人单位不能以不服仲裁裁决为由向人民法院起诉,只有在六种法定情形下,可以在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三十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行使撤销权。
3. 如果仲裁裁决被人民法院裁定撤销,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任何一方都可以在自收到撤销裁决的裁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xx市XX有限公司与XX之间的劳动仲裁案件被告上诉法院的情况。原告公司认为仲裁委员会关于工资和经济补偿金的裁决错误,被告的工作年限不满半年,申诉部分已丧失请求权,并且被告放弃了领取工资的权利。因此,原告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判决不支付工资和经济补偿金,
国际体育仲裁的法律适用原则及仲裁机构的分类。在解决体育争议时,国际体育仲裁院遵循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当事人可选择适用的规范和法规;若未选择,则适用瑞士法或公平及善良原则,并适用有关体育组织所在地的国内法。同时,介绍了临时仲裁庭和常设仲裁机构的特点和区
物业纠纷的维权方法,包括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三种方式。协商调解分为民事调解和行政调解两种,没有法律效力;仲裁需双方达成仲裁协议,仲裁裁决具有一裁终局的法律效力;诉讼程序包括提交起诉状、开庭辩论、调解或判决等步骤。
仲裁实行一裁终局的制度。当事人就同一纠纷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再申请仲裁,仲裁委员会也不会受理。但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撤销裁决。因此,如果对仲裁裁决有异议的,可以先向法院申请撤销仲裁结果,如果法院撤销了仲裁结果,则可以根据双方当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