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民诉与仲裁指南 > 仲裁基本制度 > 仲裁协议的独立性如何规定的

仲裁协议的独立性如何规定的

时间:2024-10-27 浏览:4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89802
随着经济全球化,经济方式多样化发展,世界各国在全球经济交往过程中产生的纠纷越来越多。为此,仲裁,作为非诉纠纷解决机制的一种便顺应了时代的发展而生,那仲裁协议的独立性如何规定的?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仲裁协议的独立性原则及其规定

1、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

仲裁条款是合同中的一项安排,代表当事人之间的共同意愿,即将合同争议提交仲裁解决而非法院。即使存在欺诈行为,仲裁协议的独立性也不受影响。即使意愿不真实,仲裁协议仍可独立于无效合同存在。因此,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排除了因欺诈或无效意愿而宣布合同自始无效的情况,成为仲裁协议独立的前提。

2、仲裁条款的特殊性

仲裁条款与其他条款不同,其他条款规定了当事人之间相互承担的权利义务,违反这些条款会直接导致损害赔偿问题;而仲裁条款规定了当事人共同承担的权利义务,违反仲裁条款并不直接导致损害赔偿问题,而是涉及对该条款的强制执行。仲裁条款的特殊性决定了仲裁协议的独立性。如果仲裁协议不独立,仲裁条款就无法强制执行;反之,仲裁条款能够强制执行,仲裁协议因此而独立。

3、国家政策上的支持和法律上的认可

随着经济的发展,各国对仲裁政策的放宽和鼓励仲裁协议独立的倾向越来越明显。在司法实践中,几乎所有国家都承认仲裁协议的独立性,并通过立法明确规定了仲裁协议的独立性。国家政策上的支持和法律上的认可进一步确立了仲裁协议的独立性,成为其理论依据。

仲裁协议独立性的概述

仲裁协议的独立性,又称为仲裁协议的“可分性”或“自治性”。它的基本含义是,尽管仲裁条款是主合同的一部分,但该条款与主合同是两个相互独立的合同。即使争议涉及主合同的存在、有效性问题,或者即使主合同无效或失效,作为双方当事人约定的解决争议的条款,仲裁条款仍然独立存在,不受主合同无效或失效的影响。然而,仲裁协议的独立性并非绝对,而是一种相对特殊的独立性。它因主合同的订立而成立,并随着主合同的履行完全而终止。一旦成立,它在效力上独立于主合同。然而,仲裁协议的独立性也有局限性:如果存在影响主合同和主合同中仲裁条款有效性的理由,仲裁协议可能无效。因此,仲裁协议并非总是能够持续存在。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对内容不明确的仲裁协议的处理方法

    处理内容不明确的仲裁协议的三种方法。首先,鼓励当事人自行协商补充完善仲裁协议;其次,在仲裁机构发现协议缺失必要要素时,可以要求当事人补充完善;最后,人民法院在审查仲裁协议时,应理解仲裁与法院裁判是两种并列的解决争议的途径,只要当事人有仲裁意愿,就应尽

  • 仲裁协议的示范格式

    甲乙双方就某一事由达成的仲裁协议。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发生纠纷时,双方同意将纠纷提交至XXX仲裁委员会仲裁,并遵守仲裁裁决。协议一式三份,自双方签字之日起生效。

  • 合同纠纷的调解途径

    合同纠纷的三种调解途径,包括行政调解、仲裁调解和法院调解。行政调解是通过说服教育达成协议解决纠纷的方式;仲裁调解是在仲裁机构主持下,通过自愿协商达成解决合同纠纷的协议;法院调解则是在人民法院主持下,双方当事人平等协商并达成协议。这三种方式均在解决合同

  • 员工离职补偿协议

    员工离职补偿协议的相关内容。协议中,甲方和乙方就终止劳动关系、工资结算、离职补偿、支付方式、权益放弃以及生效与保密义务等方面达成了约定。同时,文章还概述了劳动争议的处理方式,包括调解、仲裁和诉讼等。

  • 仲裁裁决书关于原告与被告劳动纠纷的裁定
  • 明确劳动争议仲裁的举证责任原则的含义
  • 二手房拆除门窗怎么维权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