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16条第1款规定,仲裁协议包括合同中订立的仲裁条款以及纠纷发生前或发生后以其他书面方式达成的请求仲裁的协议。
仲裁条款是指直接写入《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中的仲裁协议,表示双方同意将可能发生的纠纷提交仲裁。仲裁条款必须在纠纷发生前就订立。根据《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惯例,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通常会以书面条款的形式表示请求仲裁的意思。例如,《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中的专用条款可以选择仲裁作为解决合同争议的方式。
根据《仲裁法》第16条第2款的规定,仲裁条款应包含以下内容:
(一) 请求仲裁的意思表示:即双方当事人一致表示和共同愿望,将纠纷提交仲裁机构解决。
(二) 仲裁事项:即双方当事人同意通过仲裁解决的争议问题。在《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中,可以概括约定仲裁事项为合同争议,也可以明确约定合同成立、效力、变更、转让、履行、违约责任、解释、解除等其中一项或几项为仲裁事项。
(三) 选定的仲裁委员会:仲裁实行协议管辖,没有地域管辖或级别管辖。仲裁条款中应明确由哪个仲裁委员会对争议进行仲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十七条规定,以下情形会使仲裁协议无效:
(一) 约定的仲裁事项超出法律规定的仲裁范围。
(二)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仲裁协议。
(三) 一方采取胁迫手段迫使对方订立仲裁协议。
因此,完备的仲裁条款应满足书面形式的要求,内容合法且不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十七条规定的无效情形。
根据《合同法》规定,建筑工程合同争议可以通过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四种方式解决。
协商解决或调解解决是在合同当事人自愿互谅的基础上或在第三人主持下,按照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通过互谅互让达成协议解决纠纷的方式。协商和调解的特点是简便易行,能及时解决纠纷,有利于双方合作。但由于必须在双方自愿的基础上进行,因此受到当事人自愿的限制。
仲裁是指经济合同仲裁机构根据经济合同仲裁法或规则,对经济合同当事人争议做出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裁决行为。双方可以协议选定仲裁机构和仲裁员。然而,仲裁的时间较长,费用相对较高。
诉讼是指当事人依法请求人民法院行使审判权,审理合同争议并做出有国家强制保证的裁决,以解决合同纠纷。诉讼不需要当事人的相互同意,只要不存在有效的仲裁协议,任何一方都有权向管辖区的法院提起诉讼。
在选择工程争议解决方式时,一方面,当事人达成仲裁协议并选择由仲裁机构进行仲裁时,人民法院将失去对该纠纷案件的管辖权,不予受理。另一方面,诉讼对仲裁具有监督作用。
在实践中施工合同的特点包括合同标的物特殊、合同履行周期长、合同条款内容多、合同涉及面广等的特点。第二百六十九条 建设工程合同是承包人进行工程建设,发包人支付价款的合同。第二百七十五条 施工合同的内容包括工程范围、建设工期、中间交工工程的开工和竣工时间、
当事人如何完善建筑合同的结算条款避免结算纠纷?显然,目前正在履行的建设工程承发包合同潜伏着一个又一个标的巨大的工程造价纠纷。为避免合同造价纠纷,积极的办法就是当事人在设定承发包合同时增加工程造价过程控制的内容,按工程形象进度分阶段进行项决算并确定相应
诉讼这是对争议解决最终方式,争议方在合同中未约定仲裁条款,发生争议后又未达成书面仲裁协议或仲裁协议无效的争议方可依法将争议提交人民法院受理,由人民法院依据司法程序通过调查、作出判决、采取强制措施等来处理纠纷。法院有管辖权的限制,对于建设工程合同的纠纷
在签订《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时,可以运用法律资源中的担保制度,来防范或减少合同条款所带来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