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定结论是在诉讼中通过运用专门知识或技能,对某些专门性问题进行检验、分析后所作出的科学判断。鉴定人对案件中需要解决的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定后作出的结论,称为鉴定结论。鉴定结论是诉讼证据的一种,与证人证言等人证不同。鉴定结论不是基于直接或间接感知案件情况,而是表述判断意见。其产生依据的是科学技术方法而不是对有关情况的回忆。
鉴定结论的形成通常基于特定的物理实体、特定的人或物,其间要运用相应的科学知识、方法和仪器,因而具有科学性。然而,鉴定结论必须由人来完成,鉴定人的主观认识能力及其拥有的客观认识条件将影响到鉴定结论的给出。因此,鉴定结论并不必然是科学的、正确的意见。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鉴定结论是证据的一种,必须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
鉴定意见是指各行业的专家对案件(项目)中的专门性问题所出具的专门性意见。鉴定意见最早在美国使用,实质上是一种证人证言。美国是英美法系国家,实行陪审团制度,陪审团依靠自己的生活经验、法律常识对案件的事实问题进行认定,而法官负责法律问题的审理。然而,陪审团制度在处理专门性问题时存在困难,一般民众无法对此进行认定。因此,需要专家根据他们的专门知识来为庭审提供帮助,于是专家证言制度产生,也就是鉴定意见。
1. 鉴定意见书是司法鉴定机构和司法鉴定人对委托人提供的鉴定材料进行检验、鉴别后出具的记录司法鉴定人专业判断意见的文书。
2. 鉴定检验报告书是司法鉴定机构和司法鉴定人对委托人提供的鉴定材料进行检验后出具的客观反映司法鉴定人的检验过程和检验结果的文书。
保险合同纠纷的证据清单及相关法律规定。证据包括保险合同、证人证言、当事人陈述、电子数据和鉴定结论等。法院在审理时需全面客观审查核实证据,确保证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当事人有责任提供证据,法院可依法进行调查收集。
医疗事故鉴定的程序和要求。医疗机构需按规定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重大医疗过失行为或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的申请。专家鉴定组在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的基础上,综合分析做出鉴定结论,并制作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医学会将依据法定的受理条件决定是否受理医疗鉴定申请。
人民法院在审查民事证据时的审查标准和最高院颁布的司法解释。审查标准包括证据的客观性、关联性和合法性。司法解释涉及不同种类证据的证明力大小,如书证、物证、视听资料、证人证言等。同时,强调了鉴定结论的重要性。在审查证据时,法院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确保公正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不服的处理程序。患者若对首次鉴定结论不满,可提交再次鉴定申请至医疗机构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需满足一定条件并提交相关材料。同时,当事人对人民法院委托的鉴定部门所做出的鉴定结论有异议时,也可申请重新鉴定,需要提供证据证明存在相关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