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生政策 > 社会热点 > 仲裁 > 劳动仲裁二次开庭程序

劳动仲裁二次开庭程序

时间:2024-08-08 浏览:3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91007

劳动仲裁二次开庭程序

一、仲裁庭准备阶段

1、身份核对与旁听人员登记

在劳动仲裁二次开庭程序中,首先需要进行身份核对,以确保当事人的身份信息准确无误。同时,还需要进行旁听人员的登记,以记录旁听人员的身份和参与情况。

2、宣读仲裁庭纪律

在仲裁庭准备阶段,还需要宣读仲裁庭纪律,以确保庭审过程的秩序和公正性。仲裁庭纪律将规范当事人和旁听人员的行为,确保庭审的顺利进行。

二、仲裁庭庭审阶段

1、宣布开庭

在仲裁庭庭审阶段,首先需要宣布开庭,以正式开始庭审程序。宣布开庭将引导当事人和旁听人员进入庭审状态。

2、当事人身份核对

在庭审开始后,需要对当事人的身份进行核对,以确保当事人的身份信息准确无误。身份核对将确保庭审程序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3、权利义务告知和回避申请

在庭审过程中,需要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进行告知,并接受当事人的回避申请。权利义务告知将确保当事人了解自己的权益和责任,回避申请将确保庭审程序的公正性。

4、申诉与答辩

在庭审过程中,当事人可以提出申诉和答辩,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主张。申诉与答辩将为当事人提供表达意见的机会,确保庭审程序的公正性和充分性。

5、调查与质证

在庭审过程中,仲裁庭将进行调查和质证,以查明事实。调查与质证将为仲裁庭提供证据和信息,以支持最终的裁决。

三、庭审辩论阶段

在庭审辩论阶段,当事人将进行辩论,以阐明自己的观点和主张。庭审辩论将为当事人提供辩护和反驳的机会,确保庭审程序的公正性和充分性。

四、调解,裁决阶段

辩论完毕后,仲裁庭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案件进行调解或裁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77条第2款、《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第27条的规定,仲裁庭将先行调解,并在查明事实的基础上促使当事人自愿达成协议。如果当事人明确表示没有调解意愿,仲裁庭可宣布择日作出裁决或者经合议、经仲裁委员会审批后当庭裁决。如果双方均表示愿意接受仲裁庭的调解,仲裁庭可采取双方在场调解、单独调解等方式展开调解工作。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劳动仲裁终局裁决的上诉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中关于劳动仲裁终局裁决的上诉问题。当事人对于劳动仲裁裁决无权上诉,但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终局裁决包括追索劳动报酬等争议,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生效。劳动争议仲裁的受理范围包括确认劳动关系等争议,而管辖则根据劳动合同

  • 劳动争议仲裁裁决书内容

    劳动争议仲裁裁决书的内容,涉及案件信息、审理过程、申请人的诉求、被申请人的答辩、事实查明、证据确认、裁决结果等方面。裁决结果分为一裁终局和非一裁终局,并说明了裁决书的生效及司法救济方式。文章还提到了裁决书的使用说明,包括裁决书的签署、送达及执行等细节

  • 劳动者申请财产保全的适用条件

    劳动者申请财产保全的适用条件及程序。劳动者在申请财产保全时需满足具有给付内容、情况紧急、利害关系人提出申请及提供担保等条件。申请劳动仲裁时,劳动者需向仲裁委员会递交书面申请,并由法院作出裁定。同时,劳动者通过提高职业技能,成为熟练劳动者,有利于提高生

  • 劳动能力鉴定复查对仲裁程序的影响

    劳动能力鉴定复查对仲裁程序的影响。文章指出,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劳动能力鉴定包括初次鉴定、再次鉴定和复查鉴定。当工伤职工申请复查鉴定后,仲裁程序可能会受到影响,可能中止等待复查结果。但具体是否中止仲裁程序取决于复查鉴定的重要性和预计时间,仲裁机

  • 劳动争议前置程序的运作方式
  • 仲裁法对争议的可仲裁性的规定
  • 申请工伤待遇赔偿时效是怎样规定的
社会热点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