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生政策 > 社会热点 > 仲裁 > 劳动仲裁可以旁听吗

劳动仲裁可以旁听吗

时间:2025-01-21 浏览:36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91030

劳动仲裁的旁听权

根据法律规定,劳动仲裁案件可以进行旁听。公开审理的劳动人事争议案件允许公民旁听,旁听人员需凭有效身份证件。外国人和无国籍人持有效证件要求旁听的,适用公民旁听的规定。新闻媒体要求旁听和采访的,需按相关规定办理,并获得仲裁委办事机构负责人批准。经批准的旁听人员可以记录、录音、录像。

不得旁听的人员

以下8类人员不得旁听公开审理的劳动人事争议案件:该案证人、鉴定人员、未成年人、精神病人、醉酒或服用迷幻药物的人员、携带武器、凶器或其他危险物品的人员、未经允许携带摄影、摄像、录音设备且不听劝阻的人员、拒绝出示身份证件或拒绝安全检查的人员、其他可能妨害仲裁秩序的人员。

旁听程序

公民旁听公开审理的劳动人事争议案件需持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并在开庭前2日向仲裁机构提出口头或书面申请。仲裁机构会根据庭审场所和办案实际确定旁听人数,并发放旁听证并登记旁听人员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年龄、身份证号码、家庭住址、联系电话等。旁听人员需于开庭前10分钟持旁听证进入仲裁庭并接受工作人员的检查。

旁听纪律

旁听人员进入仲裁庭后需遵守以下纪律:必须服从仲裁员的指挥;要着装整洁,不得随意走动;要保持肃静,开庭时不得鼓掌、喧哗和吵闹,关闭通讯工具;不得随意发言或提问;未经许可不准录音、录像或摄影;不得吸烟或餐饮食物;不得有其他妨害仲裁庭审秩序等不当行为。

旁听人员若违反仲裁庭纪律和干扰仲裁活动,仲裁员有权劝告和制止;若不听劝告,仲裁员有权给予警告、训诫或责令退出仲裁庭;若情节严重,可移送有关机关处理。庭审结束后,旁听人员应将旁听证交回并登记。旁听人员对仲裁机构的案件审理工作有意见或建议的,可以在休庭或闭庭后口头或书面向仲裁机构提出。

法律规定

根据《劳动仲裁公开审理案件办法》规定,劳动仲裁委员会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除涉及国家安全和秘密、个人隐私、经当事人申请决定不公开审理的商业秘密案件以及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不公开审理的案件外,应当一律公开审理。对于不公开审理的案件,应当当庭宣布不公开审理的理由。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恶意仲裁是否属于滥用职权?

    恶意仲裁是否属于滥用职权的问题。首先定义了滥用职权,然后分析了重大损失的界定,包括物质性和非物质性损失。接着阐述了恶意仲裁的判断标准,包括违背法律规定、以私利为目的和对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重大损失。最后指出,具体案件中恶意仲裁是否构成滥用职权

  • 选举法对公民选举权的规定

    选举法对公民选举权的规定。选举权是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所有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都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不受民族、种族、性别等条件限制。选举分为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选民名单应在选举日前公布,如有异议可申诉至法院。代表候选人由各政党、团

  • 劳动仲裁终局裁决的上诉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中关于劳动仲裁终局裁决的上诉问题。当事人对于劳动仲裁裁决无权上诉,但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终局裁决包括追索劳动报酬等争议,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生效。劳动争议仲裁的受理范围包括确认劳动关系等争议,而管辖则根据劳动合同

  • 被判处无期徒刑的人是否具有选举权

    我国选举法中关于被判处无期徒刑的人是否具有选举权的问题。根据法律规定,未被剥夺政治权利的无期徒刑犯人仍享有选举权。选举法规定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具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精神病患者不能行使选举权利。选民的登记和资格确认是按选区进行的,每次选举前都会进行更

  • 中国选举法的历史变迁
  • 村民代表的数额及其规定
  • 劳动仲裁可以旁听吗
社会热点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