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生政策 > 社会热点 > 仲裁 > 劳动仲裁可以旁听吗

劳动仲裁可以旁听吗

时间:2025-01-21 浏览:4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91030

劳动仲裁的旁听权

根据法律规定,劳动仲裁案件可以进行旁听。公开审理的劳动人事争议案件允许公民旁听,旁听人员需凭有效身份证件。外国人和无国籍人持有效证件要求旁听的,适用公民旁听的规定。新闻媒体要求旁听和采访的,需按相关规定办理,并获得仲裁委办事机构负责人批准。经批准的旁听人员可以记录、录音、录像。

不得旁听的人员

以下8类人员不得旁听公开审理的劳动人事争议案件:该案证人、鉴定人员、未成年人、精神病人、醉酒或服用迷幻药物的人员、携带武器、凶器或其他危险物品的人员、未经允许携带摄影、摄像、录音设备且不听劝阻的人员、拒绝出示身份证件或拒绝安全检查的人员、其他可能妨害仲裁秩序的人员。

旁听程序

公民旁听公开审理的劳动人事争议案件需持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并在开庭前2日向仲裁机构提出口头或书面申请。仲裁机构会根据庭审场所和办案实际确定旁听人数,并发放旁听证并登记旁听人员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年龄、身份证号码、家庭住址、联系电话等。旁听人员需于开庭前10分钟持旁听证进入仲裁庭并接受工作人员的检查。

旁听纪律

旁听人员进入仲裁庭后需遵守以下纪律:必须服从仲裁员的指挥;要着装整洁,不得随意走动;要保持肃静,开庭时不得鼓掌、喧哗和吵闹,关闭通讯工具;不得随意发言或提问;未经许可不准录音、录像或摄影;不得吸烟或餐饮食物;不得有其他妨害仲裁庭审秩序等不当行为。

旁听人员若违反仲裁庭纪律和干扰仲裁活动,仲裁员有权劝告和制止;若不听劝告,仲裁员有权给予警告、训诫或责令退出仲裁庭;若情节严重,可移送有关机关处理。庭审结束后,旁听人员应将旁听证交回并登记。旁听人员对仲裁机构的案件审理工作有意见或建议的,可以在休庭或闭庭后口头或书面向仲裁机构提出。

法律规定

根据《劳动仲裁公开审理案件办法》规定,劳动仲裁委员会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除涉及国家安全和秘密、个人隐私、经当事人申请决定不公开审理的商业秘密案件以及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不公开审理的案件外,应当一律公开审理。对于不公开审理的案件,应当当庭宣布不公开审理的理由。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劳动争议裁决的终局情形

    劳动争议裁决的终局情形和仲裁时效期限。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部分劳动争议裁决被视为终局裁决,包括金额低于地方月最低工资标准12个月的案件和在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等方面与国家劳动标准有关的争议。同时,劳动者在劳动争议发生后一年内可以向有关部门寻求

  • 劳动仲裁与上班要求的区别

    劳动仲裁与上班要求的区别。劳动争议发生后,职工在未能达成协议时应遵守上班要求,除非存在正当理由。劳动仲裁指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当事人的仲裁申请进行公正裁决。根据法律规定,劳动争议的申请仲裁时效为一年,但劳动报酬争议有例外。仲裁时效可因特定情况中断或暂

  • 拖欠工资过了诉讼时效怎么办

    劳动争议仲裁时效的相关问题。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自己的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仲裁时效可以因多种情况中断或中止,包括当事人主张权利等。如果劳动关系终止后发生拖欠劳动报酬争议,劳动者可以在一年内提出仲裁申请,不受仲裁时效限制。

  • 合同仲裁之后还能起诉吗

    合同仲裁一般会阻止同一纠纷再次起诉,但如果仲裁裁决被法院撤销或不予执行,当事人可以根据重新达成的仲裁协议申请仲裁,也可以向法院起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十九条,仲裁协议是独立存在的,即使合同发生变更、解除、终止或无效,仲裁协议仍然有效。仲裁

  • 公司辞退不赔偿怎么办
  • 什么是协议仲裁制度及仲裁协议?
  • 旷工被辞退是否有权利享受工资
社会热点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