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产程序中法人主体资格消灭后负债能否直接免除
时间:2024-08-12 浏览:3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破产程序终结的效力体现在对破产人债务的免除和破产企业主体资格归于消灭,那么对于债务人和债权人来说,终结后债务是如何解决和处理的呢?破产程序中法人主体资格消灭后负债能否直接免除?下面是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相关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破产人的效力
破产程序终结后的法人主体资格
根据我国现行的破产法律,破产程序仅适用于企业法人。因此,一旦破产程序完成并且破产财产无法支付破产费用,法人的主体资格将被消灭,其所欠剩余债务将被免除。
债权人的权利
破产程序终结后,破产企业的主体资格消失,债权人未能获得债权分配,这些债权被视为消灭。因此,破产债权人无法在程序结束后追索债务人的权利。当达成和解协议后,和解债权人在整顿成功后也无法再次追索和解协议免除的部分债权。然而,破产程序终结后,债权人对于破产企业的保证人、连带债务人等仍享有原则上不受影响的权利。当被保证人(即主债务企业)破产时,债权人可以通过破产还债程序实现其债权。然而,在实践中,破产债权人很少能够通过破产财产获得足够的满足。由于保证制度的目的是促进经济活动当事人建立债权债务关系,督促债务人履行义务,因此债务人的破产并不能免除保证人的责任。当债权人未能获得全额清偿时,可以向保证人主张不足部分的权利。
破产机构的效力
破产清算组和债权人会议的解散
破产程序终结后,破产清算组和债权人会议等破产机构将宣布解散。然而,如果破产清算组仍有未完成的诉讼、债权确认诉讼或对债权分配表等提出异议的诉讼等未决事务时,仍需要对破产财产进行管理和处置。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破产中企业不交会计账簿怎么办
破产企业中企业不交会计账簿的情况,指出企业破产后若主要责任人不交会计账簿等材料,人民法院可对直接责任人员处以罚款。文章还详细阐述了破产重整与破产清算的区别,包括直接目的、适用对象、申请权人、利害关系以及合意的性质和地位等方面的不同。
-
公司破产清算后债权归属问题
公司破产清算后债权归属问题。破产清算过程由清算组接管公司并对破产财产进行清算、评估、处理和分配。剩余财产分配分为确定分配方案和执行分配方案两个步骤。不同类型的企业应有不同的分配方案,且清算组在清算期间行使多项职权,包括处理清偿债务后的剩余财产等。
-
个人债务集中处理的法律解释
个人债务集中处理的法律解释,包括个人债务集中清理的程序、原则和精神,以及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的债务清偿顺序。同时,也讨论了公司债务清偿顺序,包括破产企业的债务清偿顺序和破产费用的支付顺序。
-
公司破产清算公告期限以及受理期限
公司破产清算公告期限和受理期限的相关内容。对于公司破产清算公告期限,破产法没有具体规定,而是明确了法院受理破产申请的时间。在受理期限方面,根据不同的申请情况,法院有不同的通知和裁定时间。此外,文章还介绍了公司破产清算通知方式,包括投资人自行清算和由人
-
有担保债权在破产中的清偿顺序是怎么样的
-
破产受理审查是怎样的
-
破产程序中法人主体资格消灭后负债能否直接免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