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破产法 > 破产清算 > 清算执行 > 房企破产后,购房者该怎么办

房企破产后,购房者该怎么办

时间:2024-04-10 浏览:3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93089
楼市曾经那么火热,现在也开始慢慢降温。买期房,签了合同就万事大吉了吗?NO!事情远没有你想的如此简单。楼市降温,不少中小型房企抵抗不住压力,会面临倒闭的窘境。当房企真的倒闭了,我们买的房子该怎么办?

房地产企业破产:法律分析与应对策略

大背景:房企倒闭潮来了?

自2015年以来,房地产企业的倒闭和停工的消息屡见不鲜。市场研究机构认为,目前楼市仍然存在明显的分化,中小城市的房地产市场仍然存在风险,将有大量中小开发商被淘汰出局。

房企破产的前兆

一般来说,房地产企业破产会有以下几个征兆:

一、工程进度极慢的楼盘

购房者在购房前常常会去工地上查看工程进度。如果发现工地上施工进度极慢,甚至出现停工的情况,就要警惕了,这很可能是因为开发商的资金链出现问题,这样的楼盘很可能会烂尾。

二、交付时间无限期延迟的楼盘

如果楼盘的交付时间一再推迟,并且总是以不可抗力因素导致延迟为借口,那么这个楼盘很可能是因为资金不足,无法完成交付手续,或者是因为楼盘存在质量问题,无法通过验收。

三、小型房企定位偏差而滞销的楼盘

有些楼盘的区位较偏,却定位于高端产品,主力户型面积大,总价过高,并且一直处于滞销状态,资金回笼缓慢,小型房企容易出现资金链断裂的问题。

四、拖欠款项而维权频现的楼盘

还有一部分小型房企经常出现拖欠款项导致维权事件频发的情况。购房者要警惕这样的楼盘,因为很可能是房企的资金链出现问题,导致无法按时付款,进而导致破产清算。

房地产企业破产对购房者的影响

如果不幸遇到房地产企业破产,购房者可以根据以下两种情况来采取应对策略:

一、房屋已建成

如果房屋已经建成,破产企业仍有可能履行对购房人的交付义务,购房人有可能能够拿到房子。

二、房屋未建成

如果房屋尚未建成,可以根据以下两种情况进行讨论:

1、按揭贷款购房的权利归属

在期房按揭中,购房时房屋尚未建成,购房人不享有房屋的所有权。当房屋建成后,如果房款已经付清(购房人支付了首付款,贷款银行以购房人的名义付清了余款),购房人可以委托开发商向当地房地产登记处申领《房地产证》并取得房屋所有权。此后,房地产企业的破产不会对房屋的权利归属产生影响,购房人只需继续向银行偿还贷款,并以房屋作为担保。

2、分期付款购房的权利归属

对于已经付清全部价款的购房人,购房屋被排除在破产财产之外,购房人可以要求破产管理人转移房屋所有权,并向房地产管理部门申请变更房屋登记。对于尚未付清全部价款的购房人,房地产企业尚未转移所有权,双方均未履行完全合同,破产管理人有权决定是解除合同还是接受价款并转移房屋所有权。通过了解房地产企业破产的前兆和相应的应对策略,购房者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权益,降低破产风险带来的损失。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金融机构清算组的职责

    金融机构清算组的职责及其在清算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清算组需保管和清理财产,确认债权,处理未了结业务,制定清算方案并清偿债务。此外,清算组还需代表机构参加诉讼,追究责任人的法律责任,并处理剩余财产及其他清算事务。若清算义务人未履行清算义务,可能导致公司财

  • 车行破产:破产宣告前的定金退还问题

    车行破产前定金退还的相关法律问题。根据不同情况,如果破产宣告前债务已到期未履约,定金不予退还;宣告时债务未到期且合同解除,定金应返还并计算实际损失;若宣告时债务未到期且继续履行合同但后来违约,定金不予返还;若定金收受方违约,应双倍返还定金。

  • 一、法院依据公平、公正原则强制置换股权

    中国法院依据公平、公正原则强制置换股权的问题。法院可以在重整计划中强制批准并置换股权,同时,对于涉及出资人权益的调整,必须遵循公平、公正原则和法律程序。另外,法院依法强制解除对重整企业资产的查封、冻结等行政措施,确保重整程序的顺利进行。该文中提到的雅

  • 公司破产清算的先后顺序

    公司破产清算的清偿顺序及相关规定。首先清偿破产费用和共益债务,其次是职工相关费用和社会保险费用及税款,最后是普通债权。同时,文章还解释了不能清偿的界定,包括债务人丧失清偿能力、债务到达偿还期限、能够以货币评价的债务、持续不能清偿的债务等要件,并由法院

  • 公司破产后的电费债务处理方式
  • 因开发商原因拿不到房产证的情况有哪些以及如何维权
  • 房企破产后,购房者该怎么办
破产清算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