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破产法 > 破产清算 > 清算执行 > 破产管理人制度(一)

破产管理人制度(一)

时间:2023-11-21 浏览:1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93181

破产管理人制度的法律地位问题

一、破产管理人的概念和职责

破产管理人制度起源于古罗马时代,当时的债权人可以通过自行执行来实现其权利。随后,财产执行制度逐渐建立并发展起来。根据法官的命令,债权人可以占有债务人的财产,并参与管理和分配。这种制度被视为破产制度的起源。然而,在此制度下,财产的保管、变价和分配以及分配的顺序都由债权人自行处理,即债权人自助主义。

为了解决债务人财产管理的问题,法律规定了财产管理人的职责。在古罗马法中,财产管理人被称为Magister,他负责拍卖债务人的财产。由于法院发布管财命令到财产变价分配需要一定时间,因此财产管理人通常也兼任管理职责。因此,Magister实际上已包括了破产管理人的职责。

随着时代的发展,破产财产的拍卖方式逐渐从总括拍卖变为个别拍卖,程序更为复杂,所需时间更长,因此需要设立专门的管理人。立法规定必须选任财产管理人(Curator),这相当于现代的破产管理人。自此以后,破产案件的处理权限逐步归于法院。然而,由于破产财产的管理和清算工作繁重,涉及大量法律和非法律事务,法院的人力和物力无法胜任,因此有必要成立专门的清算组织。

破产管理人是破产程序中最重要的组织,负责管理破产企业的全部事务。其他机关或组织在破产程序中起到监督或辅助作用。破产程序的公正、公平和高效进行与破产管理人密切相关。

破产管理人的职责包括破产财产的保管、清理、估价、处理和分配等。他们还负责处理与破产相关的各种法律事务和非法律事务。同时,破产管理人应当具备完成任务所需的义务和报酬。

二、破产管理人的选任和职责

不同国家对破产管理人的选任方式有不同的规定。一些国家规定由法院选任,一些国家规定由债权人会议选任。我国的规定是由法院选任为原则,但也允许债权人会议另行选任。

我国破产管理人的选任方式具有一定的特点和不足之处。为了完善选任方式,提出了一些建议。

破产管理人的职责在不同国家之间存在差异。本节对破产管理人的职责进行了比较研究,提出了我国破产管理人应当具备的职责。

最后,本节对破产管理人相关问题的改革趋势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建立临时破产接管人的立法建议。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公司解散实物资产的分割方式

    公司解散时的实物资产分割方式。清算时,实物资产可折现用于偿还债务,剩余财产按照股东出资或持股比例分配。清算期间,公司不得从事与清算无关的经营活动,财产不得分配给股东,直到债务清偿完毕。公司破产清算流程包括解散决议和清算组成立、债权人通知和公告、清算方

  •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的发展历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的发展历程。旧法存在局限性和不足,经过修订形成了新法。新法旨在规范企业破产程序,保护债权人和债务人的合法权益,并引入重整制度,使破产法成为企业复兴的法律工具。旧有破产含义已随时代变迁,现代定义更强调无力清偿债务的状态而非法律后

  • 单位破产后职工丧葬费用的清偿问题

    单位破产后职工丧葬费用的清偿问题。依据我国破产法规定,破产财产清偿顺序包括职工工资、福利和补偿金,社会保险费用和税款,以及普通破产债权。若破产财产不足,按比例分配。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工资按该企业职工平均工资计算。

  •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管理人制度的发展和不足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中管理人制度的发展和不足。虽然新《破产法》在管理人的主体地位和权利义务方面有所发展和完善,但实践中存在一些问题。管理人主体范围过窄,导致一些破产案件处理难度加大;管理人准入门坎偏低,可能导致破产企业的财产安全受到威胁;管理

  • 我国国有破产企业职工安置的法律与政策
  • 个人破产对配偶的影响
  • 破产重整制度与破产和解制度的异同
破产清算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