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耕地上建厂对土地造成严重损害,恢复困难。
农田租出后,工厂建设会产生大量污水,直接渗入地下,对农田造成永久损害。即使土地被返还,之前的非农业建设对耕地肥力、质量和周边环境都会产生一定影响。农民还需要经过长时间的休耕来帮助土壤恢复肥力。
2. 遇到政府严查时,农民承担毁约损失。
很多以租代征方式取得农民土地的建设项目被紧急叫停,要求恢复耕地,损失往往由出租土地的农民承担。这导致农民朋友无法维权,有苦说不出。
3. 租金较低,租地收益不如种地,容易引发纠纷,且法律保护有限。
近年来,农村种地的各项税收被取消,农民耕地基本无负担。此外,国家还发放耕地补贴以鼓励农民耕种。加上农民自己种地的收益,实际收入远高于租出去的土地。然而,当农民要求提高租金时,一般企业很少提高甚至难以收回租金。这容易引发纠纷,而农民在法律上受到的保护有限。
4. 假借签字私自征地,维权困难。
一些不良企业与政府内部人员串通一气,拿着农民同意租地的协议,谎称农民同意征地,并私自办理土地征用手续。这可能导致农民失去土地,并且无法维权。
根据我国土地管理法规定,国家实行土地用途管理制度。国家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定土地用途,严格限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控制建设用地总量。对于涉及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建设占用土地,应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因此,未经依法进行农用地转用审批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应受到严厉处罚。而单位和个人擅自与农民集体组织签订租地协议,将农民集体土地用于非农业建设,对于用地者而言也属于非法占地行为,应受到严厉处理。
农民自愿被纳入“以租代征”的非法占地“利益链”既与地方政府的暗中支持有关,也与征地补偿法律制度有关。尽管国家提高了耕地占用补偿标准,但许多农民仍认为标准过低,因此宁愿出租土地也不愿被征用。根据现行法律,征用土地补偿费和劳动力安置补助费都按照被征用土地前3年的平均年产值计算。然而,将农地年产值作为补偿标准的基准并不科学。实际上,土地补偿费的确定应取决于被征地所处区位、区域基础设施以及经济发展状况,而与土地年产值关联性不大。由于农产品价格涨幅缓慢,尽管目前城市用地价格飞涨,农村征地补偿与被征地价值严重背离。
以上是对以租代征违法行为对农民权益的危害及法律原因的解析。如果读者需要法律咨询,请访问手心律师网。
鱼塘征收补偿问题的法律解析。根据《土地管理法》相关规定,征收土地时应按原用途给予补偿,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对于鱼塘承包协议问题,因国家征地导致承包关系终止,应按照约定或协商处理。具体案例涉及泗洪县一鱼塘征收赔偿问题
征地拆迁安置补偿资金的审计方法。审计方法包括审查征地情况告知程序、征地调查结果确认以及听证会程序等。同时,审计前需要了解征地拆迁相关情况,制定审计实施方案并把握现场审计环节。确保征地拆迁安置补偿资金的合法合规性,关注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社会稳定和国有资
“以租代征”是指擅自将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所谓“以租代征”,即通过租用农民集体土地进行非农业建设,擅自扩大建设用地规模。以租代征是典型的违法行为。未依法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批准通过“以租代征”等方式占地建设的,属非法批地行为;单位和个
,回答当然是否定的。以租代征是指未办理合法手续,私自将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行为。 以租代征严重侵害农民的合法权益。国家征收集体所有土地,被征收人对征收决定、征收补偿决定不服时可以请求行政机关复议,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被征收人可以自主选择救济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