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部门: 陕西省人民政府
发布文号: 陕政发[2000]6号
针对产品市场需求不足、长期亏损、扭亏无望以及资源枯竭等情况下的国有企业,特别是纺织、冶金、煤炭、有色、机械、军工等重点脱困行业的企业,根据改革和发展的原则,结合国家和社会的承受能力,经过充分的调查研究和科学论证,分期分批实施破产,并争取将其纳入全国企业兼并破产和职工再就业工作计划。
在原则上,国有企业实施破产分为五个阶段:破产准备、破产申请与受理、破产宣告与清算、破产财产处置与清偿分配、破产程序终结。企业实施破产必须经过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并经主管部门批准后依法进行。各级政府部门应加强指导和协调。
列入国家计划实施破产的企业,可享受银行核销呆账准备金政策。省级各国有商业银行应积极配合并给予支持。破产企业处置土地使用权和破产财产所得应优先用于安置职工,若变现收入不足以安置职工,则由同级政府负担不足部分。
破产企业期间的职工待遇应按照所在城市下岗职工的待遇执行,由破产清算组会同原企业解决。若难以解决,可由同级财政部门垫支或采取其他途径借支,并在破产终结后用变现收入归还。职工安置可采取多渠道、多形式解决,包括随资产安置、自愿返回农村从事农业生产、提前退休和签订协议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等。
破产企业拖欠的职工工资和医疗费、欠缴的基本养老保险统筹金、离退休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金、破产期间的职工生活费、破产终结后的职工安置费以及不得纳入核销范围的专项生活贷款,应依次从企业资产变现收入中提取。参加养老保险统筹的企业破产后,其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由当地社会保险机构负责发放。企业破产时,应优先清缴所欠社会保险费用,其离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保险费用和基本医疗保险费用按照企业在职职工上年工资总额的25%和6%的比例计算10年,再折半核定,一次性拨付给社会保险机构。企业破产前欠交的基本养老保险统筹金和失业保险金的滞纳金可免除。接收单位应负责安置和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的职工安置费,按所在城市企业职工上年平均工资收入的3倍拨付。破产企业所办学校、医院等非经营单位应与资产、职工和每人3年平均工资一起移交给当地政府管理。
各有关部门应为企业破产的顺利实施创造条件。所在城市的水、电、气等公共设施部门应保证职工正常生活所需。对于企业债务担保问题,凡属行政干预以及其他部门违背企业意愿强制担保的情况,可解除担保责任,并由破产清算组与相关债权人根据实际情况妥善解决。
企业破产程序中留守人员的定义和法律规定。留守人员是由清算组依法指定的协助清算组工作的人员,其职责包括核对债权债务、解决业务遗留问题和回答相关询问。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规定,破产企业的法定代表人、财务负责人等必须留守,以确保破产程序的顺利进行。留守人员的
个人破产制度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发展方向。建立个人破产制度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能够保护个人债务人的利益,调动各利益主体的积极性,促进社会资源的充分利用,同时也是维护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的法律保障。虽然面临一些挑战,如消费需求和个人财产登记制度等,但个
可撤销行为的构成要件及其适用范围。文章介绍了可撤销行为的概念,包括其在破产程序中的重要性以及不同国家的立法模式。文章详细阐述了可撤销行为的构成要件,包括损害债权人利益的行为和发生在破产程序开始前的临界期间。此外,文章还讨论了可撤销行为的适用范围,涉及
我国在企业兼并方面的规定存在的不一致和冲突问题。不同性质、所有制和形式的企业有不同的兼并规定,导致实际操作中经常发生冲突。同时,规定中的不配套和过于原则粗糙也导致无法有效应用和操作。主要问题集中在兼并规定的冲突和不配套、以及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