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签名是一种建立在计算机基础上的个人身份认证方式。电子签名有多种形式,包括位图签名、生物签名(如虹膜扫描)和数字签名等。其中,数字签名是一种高级且广泛应用的电子签名形式,它依赖于不对称的加密技术(PKI)。
数字签名使用两把不同的、在数字上互有联系的一组钥匙(公共钥匙和私人钥匙),通过编码、解码和验证签名的方式,对数据进行保护。数字签名能够保证公开网络上信息的安全性和保密性,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并防止数据被非法篡改。
在电子商务中,交易的安全问题至关重要。由于交易从双向转为互联网上的多向,而且大多数交易通常不存在前契约关系,确保特定交易当事人的身份、防止信息被否认和保证信息内容的完整性变得非常重要。
数字签名具有不得拒绝的功能,可以解决上述问题。通过可信任的第三方(认证机构)的认证,数字签名可以确认特定身份的公共钥匙,并使用识别、时间戳等方法来验证证明对象的身份。
认证机构通过签发认证证书,明确归属于某一特定身份的公共钥匙,并使用数字方法进行签证。认证机构还提供自我认证、交叉认证和根认证等方式,帮助识别认证机构的身份和认证证书的真实性。
电子签名,尤其是数字签名,具有以下主要优点和应用:
数字签名能够降低欺诈和逃避责任的风险,提供更大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它满足信息完整性的要求,防止未经授权获得数据,并及时发现非法篡改信息的活动,从而减少索赔。
数字签名在功能上与纸质形式相同,能够满足法律上的书面形式、签名和文件原始性的要求。以数字方式签订的电子合同也具备法律效力。
电子签名可以保证公共事务处理的安全性和透明度,提高数据处理速度,并可以进行加工、储存和传送,从而提高行政程序的效率。
目前,国际上有三种主要的电子签名规制方案:
最低要求方案认为电子签名存在多种技术手段,应由市场和消费者自行选择。立法者只需要提出原则性要求,政府不应对具体技术作出选择。1996年联合国贸易法委员会制定的《电子商务示范法》是该方案的典型例子。
数字签名方案将以不对称的加密技术为基础的数字签名作为合法的电子签名技术,并对认证机构提出一定的要求。美国律师协会制定的《ABA数字签名指南》和欧盟制定的《欧洲电子签名标准化行动计划》采用了这种方案。
双轨制方案是一种折衷方案,对各种电子认证方法规定条件,并赋予其最低限度的法律效力。联合国《电子签名示范法》采用了这种方案。
上述三种方案中,数字签名方案被认为是过时的,因为它限制了其他技术的发展。
电子签名作为电子交易安全法律手段所面临的问题及立法解决的重要性。其中涉及电子签名的法律效力不明确、规则模糊、认证机构责任不明确以及安全性和可靠性问题。为应对这些问题,立法确立电子签名的法律效力成为关键,最近提交审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草案)
电子公章签订的合同的法律效力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电子公章合同的法律效力取决于电子公章的可靠性,符合可靠条件的电子签名与手写签名或盖章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电子签名应当具备专有性、控制性、改动可发现性以及内容和形式不被篡改性。只有符合这些条
2006年7月22日,宁波康尔绿色日用品有限公司与美国万顺工业有限公司签署的外贸电子合同
宁波康尔绿色日用品有限公司与美国万顺工业有限公司通过电子签名签署外贸电子合同的相关内容。合同金额为20万美元,成为浙江省首份外贸电子合同。文章介绍了电子签名的概念、法律定义、实现技术手段以及数字签名的优势。
电子签名在网络空间中的背景、定义、特点、法律效力和重要性。电子签名用于解决网络中的身份确认问题,具有简易性、真实性和法律效力等关键特点。人们对电子签名的怀疑主要来自于其真实性和法律效力问题,但电子签名在信息时代的重要性不容忽视。需采取措施确保电子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