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其它经济类法律 > 电子商务 > 电子合同 > 电子合同的主体资格是怎样的

电子合同的主体资格是怎样的

时间:2020-05-25 浏览:1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94872
【电子合同】电子合同的主体资格

我国《合同法》第9条第一款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应当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又据第47条第一款规定:“限制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经法定代理人追认后,该合同有效,但纯获利益的合同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而订立的合同,不必经法定代理人的追认。”

采用数据电文形式订立合同由于是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进行的,虽然交易相对人通常要求输入姓名、年龄、身份证号码等资料,但有时没有要求或者输入的资料不符合真实情况,相对人无从判断对方是否具有行为能力;如果该合同是纯获利益的合同当然不存在问题,关键在于如果限制行为能力人也负有义务时,该合同是否成立并产生效力。笔者认为,限制行为能力人或无行为能力人,通过Internet订立的合同,对于相对人应视为有行为能力人,因而该合同应为有效。原因在于:

(1)由于Internet具有开放性,相对人又面向不特定的多数人,加之交易不是面对面地进行,因而相对人难以辨别对方的真伪;

(2)限制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在未经法定代理人追认之前,相对人虽然根据合同法第47条第二款的规定享有撤销权,但有些电子合同在承诺之时即为履行之时,相对人根本没有机会行使撤销权,因此其利益难以得到保护。我国台湾地区《电信法》第9条规定:

“无行为能力人或限制行为能力人使用电信之行为,对于电信事业,视为有行为能力的人。”对此我们不妨予以借鉴。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买卖合同与借款合同的成立问题

    买卖合同与借款合同的成立问题。依据我国法律,买卖合同是否为假并不直接影响借款合同的成立。二者都是在合同双方签字或盖章时成立。同时,居间合同的成立则需满足合同主体资格、意思表示真实、合法性和社会公共利益等要件。

  • 电子合同的法律特征

    电子合同的法律特征,包括订立方式的变化、虚拟性和广泛性的交易主体、电子化的意思表示、生效方式、时间和地点的变化以及无纸化的载体等特点。电子合同使用电子签名,合同成立地点以收件人主营业地为准。电子数据易消失和改动,需采取加密和保全措施。

  • 合同生效的要件

    合同生效的要件,包括合同当事人的民事权利能力、民事行为能力、缔约能力及其真实意思表示,合同的合法性以及合同的形式要件。当事人必须具备相应的主体资格,合同内容、目的必须合法,并且符合法律和行政法规对合同形式的要求,否则合同将无法生效。

  • 如何正确签订合同,预防合同诈骗

    如何正确签订合同并预防合同诈骗的问题。在签订合同前,应审查对方的身份和履约能力,核实对方的经营主体资格和履约能力情况;在签订合同时,应审查合同公章和签字人的身份,严格审查合同条款,并约定信用监督条款和违约条款。这些措施有助于确保合同的有效性并减少受骗

  • 合同成立的要件
  • 合同签订能否使用电子传真?
  • 电子合同具备法律效力吗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