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其它经济类法律 > 农业法 > 农民权益保护 > 农民工权益受侵害的原因及保护对策

农民工权益受侵害的原因及保护对策

时间:2024-08-22 浏览:2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95037
消费者的权益受损时可以找消费者协会,那么农民工的权益受损时又该找谁呢?或者说哪些社会团体或者组织可以帮助农民工挽回自己的合法权益呢?小面这篇文章就为大家做个简单介绍,欢迎大家来阅读!

农民工权益受侵害的原因

1.农民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导致农民工在就业中无序竞争。

农民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情况下,农民工之间存在激烈的竞争,导致他们在就业过程中无序竞争,容易受到侵害。

2.农民工从业的随意性和松散性,造成农民工权益维护困难。

农民工从业的随意性和松散性使得他们在工作中面临权益维护的困难,缺乏组织和集体行动的能力。

3.农民工文化程度偏低,缺乏相应的法律知识和维权意识。

由于农民工的文化程度偏低,他们缺乏相应的法律知识和维权意识,无法有效保护自己的权益。

4.保障制度难以落实。

农民工权益保障制度难以落实,导致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

农民工权益保护的对策

法律救济方面:

1.认真落实我国相关法律中对农民工权益保护的规定。

2.在涉及农民工权益的具体司法实践中,对侵害农民工权益者实施更严厉的惩处,起到警示惩戒作用。

3.简化解决纠纷的法律程序,为农民工提供便捷通道。

4.建立无偿法律救助机构,鼓励法律志愿者参与,解决农民工的问题,帮助他们维护合法权益。

社会救济方面:

1.重视发挥新闻舆论在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方面的导向和监督作用。

2.各部门积极参与,开辟多种农民工维权渠道。

3.开设维权热线,及时维护农民工的权益。

4.建立维权监督、举报制度,及时反馈农民工权益受损情况。

加强农民工培训,提高素质为流出地的责任:

1.增加农村教育经费投入,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

2.改变农村教育模式,培养适合农村及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3.加强农村转移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

4.加强农村转移劳动力法律知识的培训。

流入地的努力方向:

1.加强农民工岗前或其他职业技能的培训。

2.为农民工提供便利,使其能够接受继续教育。

3.为农民工子女创造接受教育的条件。

政府责任

1.政府拥有宏观调控的权力,可以界定产权、配置资源、调整结构。

2.政府握有行政法规制定权,可以完善针对农民工的各种法规,约束对农民工的政策歧视和待遇不公,使农民工享有公民和居民待遇。

3.政府有权通过经济和法律手段对拖欠工资、劳动条件恶劣、无劳动安全保障措施的企业进行治理。

4.政府可以推动针对农民工的法律援助。

5.政府可以进行保护农民权益的宣传,扩大影响。

6.政府可以支持组建农民工维权组织。

7.政府可以在就业信息的发布、市场培育等方面发挥行政指导的作用。

8.政府可以开展农民工的教育和培训。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政协委员建议规范农田土地经营权流转

    政协委员对农田土地经营权流转的建议。文章指出农村农田丢荒现象普遍存在,通过对原因的分析提出了五个建议:规范推进农田土地经营权流转、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提高种粮补贴标准和放宽补贴范围、加强农村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建立农田保护激励与约束机制。目的是提高

  • 建房过程中产生人身伤亡事故的特点

    建房过程中产生人身伤亡事故的特点和原因。事故涉及建房者、承包人和受害人的弱势群体,他们文化层次低、缺乏法律知识,且工程多为单包工程和低成本房屋修建。房屋设计缺乏专业性,施工全凭经验和想象。事故处理难度大,当事人之间对立情绪大,不易协商调解。事故数量每

  • 农村环境治理模式的评析和改进

    农村环境治理模式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如治理主体缺位、方法滞后等。同时分析了农村环境治理涉及的主要要素,并提出引入农村环境社区治理模式来解决治理主体缺位的问题。为改进农村环境治理,需要加强基层环保机构建设、提升环境监管能力,并加大投入和力度。农村环境治

  • 重庆市巴南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规范农村建房管理的意见

    重庆市巴南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规范农村建房管理的意见,旨在合理利用集体土地,加快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通过科学编制村镇建设规划、完善土地利用规划、下放审批权限等措施,加强农村建房管理,确保农民建房质量安全。同时,建立农村建房开工审查制度,严把

  • 农民权益保护法律制度的缺位与问题分析
  • 农村宅基地拆迁应要如何补偿
  • 消费争议的特点是什么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