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助报酬是指救助人在成功进行救助后有权获得的报酬。
要求救助报酬的前提是:必须进行了海难救助,并且救助取得了成果。海难救助中有一个基本原则是“无效果,无报酬”。所谓救助有成果,是指通过救助行动,被救助的财产全部或部分的价值得以保全,并返还给被救助方。这个原则的意义在于鼓励救助人积极抢救海上遇险船舶或其他财产,体现了海上救助的精神实质。
然而,近年来由于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提出了“特别补偿”的概念。根据海商法规定,对进行环境污染损害危险救助的船舶或船上货物,可以获得除救助费用以外的特别补偿,具体根据情况而定。特别补偿的支付不以救助取得成果为前提,只要对存在环境损害危险的船舶或船上货物进行了救助,就有权获得特别补偿。然而,特别补偿只有在超过救助报酬的情况下才能支付,支付金额为特别补偿超过救助报酬的差额部分。
在确定救助报酬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然而,无论如何,救助报酬不得超过船舶和其他财产的获救价值,即获救后的估计价值或实际出售所得,扣除相关税款、海关、检疫、检验费用以及卸载、保管、估价、出售产生的费用后的价值。
如果救助人的过失导致救助行动成为必要或更加困难,或者救助方存在欺诈或其他不诚实行为,应当取消或减少向救助方支付的救助款项。
在救助行动中救助人命的救助方,不能要求获得酬金,但有权从救助船舶或其他财产以及防止或减少环境污染损害的救助方获得合理份额的救助款项。
海难救助的定义、概述、管辖规定以及构成要件。海难救助是指在任何水域中对遭遇海难的船舶、货物等进行救助的行为。管辖规定包括专属管辖、地域管辖和有管辖权争议案件的管辖。海难救助的构成要件包括救助发生在海上或与海相通的可航水域、被救物必须是法律所认可的救助
见义勇为造成受助人损害时,救助人是否应该承担责任的问题。根据法律规定,救助人不承担责任,损失应由侵权人承担。见义勇为属于无因管理行为,在遭受损害后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加害人赔偿或受益人适当补偿。同时,见义勇为致人死亡是否违法也要视具体情况而定,正当防卫
第一百九十二条国家有关主管机关从事或者控制的救助作业,救助方有权享受本章规定的关于救助作业的权利和补偿。第12条各缔约国如其立法不禁止违反前条规定的行为,须采取或建议其立法机关采取必要措施,以防止此种违反。对在公海上因发生海难事故,造成中华人民共和国管
救助人在救助成功后有权获得的报酬即救助报酬。“无效果,无报酬”是海难救助中的一项基本原则。“无效果,无报酬”原则的意义在于鼓励救助人奋力抢救海上遇险船舶或者其他财产,体现了海上救助的精神实质。但任何情况下,特别补偿只有在超过救助方能够获得的救助报酬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