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环境污染纠纷中,原告方需要全面举证。环境污染行为具有违法性,不仅指加害人的排污行为不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还包括在国家规定标准内的污染行为一旦造成了损害。加害人常常以自己的行为未违反国家规定标准为抗辩理由,因此,原告在举证时应着重强调污染行为的违法性,而不应纠缠于是否违反国家规定标准。
在环境污染纠纷中,被告方需要注意证明污染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由于环境污染行为的复杂性、多因性、渐进性以及损害的潜伏性和广泛性,证明损害事实与污染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常常十分困难复杂。为保护处于弱势地位的受害人合法权益,法律将因果关系的举证责任倒置给了加害人。加害人在人力、物力、财力和技术力量等方面处于优势地位,且是环境污染行为的实施者,对可能引起的后果比受害人更了解。
行为人的污染行为不一定给他人造成具体可计算的损害,因此不一定构成侵权。然而,如果构成污染侵权,则必定存在污染行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66条规定,污染者需要证明其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这里的行为指的是污染行为,而非侵权行为。
侵权行为的存在往往依赖于对污染行为和损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的判断,实质上是对因果关系是否成立的证明。因此,在具体的诉讼案件中,原告无法从被告污染行为是否存在过错来证明被告侵权行为的存在,也无法从被告行为是否合法的角度来判断被告侵权行为的成立。原告只能证明被告的污染行为客观存在以及原告产生了损害事实。至于被告的污染行为是否与原告的损害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以及是否构成污染侵权行为,则需要由被告承担证明责任。
环境污染损害赔偿的举证责任承担问题。依据我国相关法律,实行举证责任倒置原则,由侵权人承担举证责任。污染者需承担因污染环境造成的侵权责任,并提供证据证明自己无过错或减轻责任的情况。若涉及多个污染者或第三人过错,责任大小根据具体情况确定,被侵权人可向相应
中国水污染问题的现状。主要来源包括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农业污水。水污染主要分为生物污染和化学污染两类,可引起传染病的流行以及各种慢性中毒性疾病。因此,治理水污染,保护水源并净化水源势在必行。
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人民法院审结了一起环境污染侵权赔偿纠纷案。案件中,咸阳伟权工贸有限责任公司的煤粉污染了张莉种植的农作物,菜农获得了2万元的赔偿。根据合同,该公司租赁
在环境污染致害的损害赔偿纠纷中,对于赔偿责任和赔偿金额的纠纷,可以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其他依照法律规定行使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处理;当事人对于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环保部门对此作出的处理决定不具有强制执行的效力,如果当事人一方或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