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其它经济类法律 > 环保法 > 环境污染防治 > 环境污染纠纷如何举证

环境污染纠纷如何举证

时间:2024-05-20 浏览:2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95653
我们生活最为接近的是什么,不知道您是否认真的想过,不是我们的亲人,不是我们的朋友,不是我们的恋人,而是环境,由此您应该知道我们想要说的是什么了吧,我们想要解释环境的重要。手心律师网也为我们带来了关于环境污染纠纷举证的相关知识。

环境污染纠纷的举证要点

一、原告方的注意事项

在环境污染纠纷中,原告方需要全面举证。环境污染行为具有违法性,不仅指加害人的排污行为不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还包括在国家规定标准内的污染行为一旦造成了损害。加害人常常以自己的行为未违反国家规定标准为抗辩理由,因此,原告在举证时应着重强调污染行为的违法性,而不应纠缠于是否违反国家规定标准。

二、被告方的注意事项

在环境污染纠纷中,被告方需要注意证明污染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由于环境污染行为的复杂性、多因性、渐进性以及损害的潜伏性和广泛性,证明损害事实与污染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常常十分困难复杂。为保护处于弱势地位的受害人合法权益,法律将因果关系的举证责任倒置给了加害人。加害人在人力、物力、财力和技术力量等方面处于优势地位,且是环境污染行为的实施者,对可能引起的后果比受害人更了解。

相关知识

1. 污染行为与侵权关系

行为人的污染行为不一定给他人造成具体可计算的损害,因此不一定构成侵权。然而,如果构成污染侵权,则必定存在污染行为。

2. 举证责任的倒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66条规定,污染者需要证明其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这里的行为指的是污染行为,而非侵权行为。

侵权行为的存在往往依赖于对污染行为和损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的判断,实质上是对因果关系是否成立的证明。因此,在具体的诉讼案件中,原告无法从被告污染行为是否存在过错来证明被告侵权行为的存在,也无法从被告行为是否合法的角度来判断被告侵权行为的成立。原告只能证明被告的污染行为客观存在以及原告产生了损害事实。至于被告的污染行为是否与原告的损害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以及是否构成污染侵权行为,则需要由被告承担证明责任。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环境污染处罚条例规定的立法目的

    环境污染处罚条例规定的立法目的、适用范围、罚教结合原则、维护合法权益、查处分离、规范自由裁量权的行使等方面。条例明确了实施环境行政处罚的程序,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实施查处分离,规范自由裁量权的行使等要求。同时,条例还规定了不予处

  • 常见的环境污染有哪些?环境污染的分类是怎样的

    环境污染的常见类型和分类。空气污染、水污染和生活垃圾污染是主要的污染类型,分别介绍了其常见的污染物和危害。了解不同类型的污染物来源和特点,有助于更好地认识和应对环境污染问题,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 财产损害与环境污染

    环境污染对财产造成的损害,分为人身损害和环境损害两个方面。人身损害包括健康权利和生命权的侵害以及精神损害。环境损害则表现为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的受损,不仅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还会破坏生态平衡,导致多种损害。因此,需要重视环境保护,减少环境污染,保护人们

  • 水质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水质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不良水质会引发多种疾病,如传染病和中毒等。水质污染还会影响农作物产量和质量,对渔业生产产生负面影响,制约工业发展,破坏生态环境,并给社会经济带来损失。

  • 环境污染损害的责任如何确定
  • 论光污染纠纷的法律适用
  • 根据环境污染责任法污染环境需要承担什么责任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