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其它经济类法律 > 环保法 > 环境污染防治 > 白色污染治理对策

白色污染治理对策

时间:2023-11-02 浏览:1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95790

防治“白色污染”:法律专业术语的应用与建议

解决“视觉污染”问题

为了改善市容和景观,防治“白色污染”需要解决“视觉污染”问题。这可以通过宣传教育来实现,引导市民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时,需要依法加强管理,促使企业和个人妥善收集和处理废旧塑料包装物。

解决生态环境的长期危害

为了解决废旧塑料包装物对生态环境的长期危害,需要制定和实施有利于回收利用的法规和经济政策,以实现废旧塑料包装物的全面回收利用。此外,还应加强研究开发符合实际的替代(绿色)包装用品。

加速防治“白色污染”的进程

以下是加速我国防治“白色污染”进程的对策建议:

  1. 加强宣传教育
  2. 防治“白色污染”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各行业的共同努力,需要全社会和全体公民的积极参与。要通过大力开展宣传教育,提高人们对“白色污染”危害的认识,提高全社会的环境意识,并教育人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同时,要严格遵守环保法规,并积极制止身边的不良行为。

  3. 强化管理
  4. 按照“以宣传教育为先导,以强化管理为核心,以回收利用为主要手段,以替代产品为补充措施”的防治原则,需要统一思想认识,加强对“白色污染”危害性的宣传,引导和教育市民自觉防治“白色污染”。对于大量产生废旧塑料包装物的行业,如铁路、水运、民航、旅游、饭店、餐饮、零售等,应通过强化管理,改变无人负责、无序堆放、随意抛弃的现象。同时,应采取强制措施,逐步提高废旧塑料包装物的回收利用率。此外,还应加强替代包装产品的研究和开发,努力减少废旧塑料包装物的产生量。

  5. 法律法规
  6. 应尽快制定和颁布国家防治“白色污染”的法律法规,明确生产者、销售者和消费者回收利用废旧塑料包装物的义务和法律责任。对于塑料包装物的生产、经营、消费等各个环节,应制定具体的控制措施和引导政策,以控制不易回收利用的废旧塑料包装物的产生量,并鼓励提高废旧塑料包装物的回收利用率。

  7. 经济政策
  8. 应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建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消除“白色污染”的良性运作机制。可以通过运用经济手段,鼓励和促进废旧塑料包装物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以节约和综合利用资源,防治“白色污染”,并保护生态环境。

  9. 多用环保袋,少用塑料袋
  10. 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并为我们提供了如此美丽的环境。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城市人口的高度集中,生活垃圾的产量正在逐步增加,我们的家园正被垃圾所包围。因此,我们应多使用环保袋,减少使用塑料袋的数量。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环境污染损害赔偿的举证责任谁承担

    环境污染损害赔偿的举证责任承担问题。依据我国相关法律,实行举证责任倒置原则,由侵权人承担举证责任。污染者需承担因污染环境造成的侵权责任,并提供证据证明自己无过错或减轻责任的情况。若涉及多个污染者或第三人过错,责任大小根据具体情况确定,被侵权人可向相应

  • 我国水污染问题的法律分析

    中国水污染问题的现状。主要来源包括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农业污水。水污染主要分为生物污染和化学污染两类,可引起传染病的流行以及各种慢性中毒性疾病。因此,治理水污染,保护水源并净化水源势在必行。

  • 环境保护法常识白色污染的来源

    白色污染的主要来源有食品包装、泡沫塑料填充包装、快餐盒、农用地膜等。白色污染是我国城市特有的环境污染,在各种公共场所到处都能看见大量废弃的塑料制品,他们从自然界而来,由人类制造,最终归结于大自然时却不易被自然所消纳,从而影响了大自然的生态环境。

  • 环境保护法常识白色污染的危害

    小学生以情景剧形式呼吁拒绝白色污染伴随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生活正向便利化、卫生化发展。但另一方面,这些包装材料在使用后往往被随手丢弃,造成“白色污染”;形成环境危害,成为极大的环境问题。由于废旧塑料包装物大多呈白色,因此称之为“白色污染”。我国是

  • 白色污染危害大
  • 白色污染治理对策
  • 我国防治“白色污染”的方法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