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其它经济类法律 > 环保法 > 环境保护改善 > 无人接手圆明园环评须拷问中介机构的公信力

无人接手圆明园环评须拷问中介机构的公信力

时间:2024-12-27 浏览:2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96057
5月8日,国家环保总局环评司透露,圆明园环境综合整治工程至今尚未找到环评单位,环评报告始终无法上交。为此,国家环保总局研究决定,责令圆明园管理处在40天内限期提交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新京报》5月9日)

中介机构的公信力问题

“五一”期间,我带父母来北京,想去圆明园游玩,但被人告之园内正在整修,没有什么好看。这整修时间为什么如此之长,原来是圆明园管理处尚未找到环评单位,无法提交环评报告,看来,这拖延的板子不好打在圆明园管理处身上,本应当承接环评的中介机构不敢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使国家财产眼睁睁地看着蒙受损失。

环评机构的缺失

那为什么在全国近千家环评机构中找不到一个环评机构来对圆明园进行环评,而这些以环评为已任的机构缘何又不愿承接这一业务?这里面的原因无非有二个:其一就是可能这些机构都没有对圆明园进行环评的水平,但显然这种可能性非常小;其二是正如《新京报》5月9日的的社论所说:“因为其中存在着风险,这种风险还不完全是自身技术的不足,或许更多的是来自外部的压力——如果认为防渗工程对环境无害可以保留,它可能无法面对心中存有疑惑的公众,而如果认为防渗工程对环境有害需要拆除防渗膜,就一定要有官员承担巨额投资失误的责任,这种‘问责’所形成的压力将使该环评机构(尤其是本地环评机构)担心未来的生存和发展。”

这就不能不引起公众对于这些包括环评机构等中介机构的公信力进行拷问,为什么在人们最需要公正的时候,却没有环评机构站出来?近些年来,有关会计师、律师、司法鉴定等中介机构的诚信、公正的问题,一再被当作公众议题。“银*夏事件”引发了公众对会计师事务所公信力的质疑;湖北黄-静裸死案,六次鉴定各不相同,引发了公众对于法医鉴定机构公信力的质疑;**宝马案,体彩承办方当着公证机构造假,引发了公众对公证机构公信力的质疑。可以毫不客气地说,中介机构的公信力正江河日下。

中介机构公信力的问题

中介机构是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国家权力在许多领域退出而逐步形成的社会组织,中介机构为社会提供各种技术、法律、会计等服务,特别是要为争议的双方或多方提供咨询、验证,其中立性和公正性非常重要,公信力是其生命线。但是,在我国,许多社会中介机构本身是政府的一些职能部门转变而成,其至今与原有的政府机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加之一些政府机关经常不严格遵守法律,超越职权干涉中介机构的事务,这使得中介机构生存环境并不十分理想,不能严格做到中立,因此其所做出的一些结论公正性常常令人怀疑。其次,在市场经济下,中介机构必须依赖市场生存,在竞争的压力下,在利益的驱使下,一些中介机构屡屡违反职业道德和准则,为委托一方大肆造假,也使得其公信力大大下降。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证监会发布会:关于沪港通、公司债券发行等问题的回答

    证监会关于沪港通、公司债券发行、创业板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等方面的回答。证监会表示正专注于沪港通的准备工作,并重视与香港在商品期货市场的合作。同时,针对中介机构更换对IPO排队企业的影响,证监会已启动《公司债券发行试点办法》的修订工作,并公开征求意见

  • 我国清算人的资格和组成问题

    中国清算人的资格和组成问题。虽然我国的法律未明确规定清算人的身份和组成,但从相关法规可以看出,清算人可以由法人担任,且法人也可以担任公司董事。为保证清算过程的独立性和公平性,建议改变现有立法现状,明确规定清算人可以由中介机构或组织担任,并引入职业清算

  • 房地产中介公司的法律义务

    房地产中介公司的法律义务及其成立的条件。中介公司需为购房者提供房源和咨询服务,保障服务不会给购房者带来损失,并提供真实合法的信息。若中介公司故意提供不实信息或欺诈行为,需承担民事、行政甚至刑事责任。中介机构的成立需满足机构条件,包括注册资金、服务场所

  • 环境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

    环境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主要授予检察院、环境行政机关、环境团体或个人等主体。在欧美国家,检察院被视为有资格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当然主体,而中国的地方立法和司法实践也认可了检察院作为原告的身份。然而,检察院在环境公益诉讼中只能进行有限的事后救济,其监督是

  • 从事产品质量认证的社会中介机构的设立程序及要求
  • 政府支持垃圾分类的法律措施
  • 新三板挂牌前后的费用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