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其它经济类法律 > 环保法 > 环境保护改善 >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环境的保护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环境的保护

时间:2023-12-21 浏览:2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96159

农村城镇化建设对环境问题的影响及解决方法

一、农村城镇化的理论

(一)城镇化的涵义

城镇化是一个综合的概念,涉及社会学、人口学、地理学和规划学等多个学科。不同学科对城镇化有不同的解释,如社会学家认为城镇化是城镇生活方式的强化过程,人口学家认为是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过程,地理学家认为是非农业部门向城镇集中的过程。经济学家从不同角度对城镇化进行解释。城镇化可以分为狭义和广义,狭义的城镇化是指农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广义的城镇化是指城市要素逐渐增加的过程。综上所述,农村城镇化是随着近代产业发展,农村地区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农民生活现代化以及城乡生产要素双向流动的发展过程。

(二)城镇化的意义

农村城镇化有利于解决三农问题,通过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提高农民收入水平、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和改善农村居民消费结构,有助于解决三农问题。此外,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城镇化,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缩小城乡差距,对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三)我国城镇化的发展历程

我国的城镇化过程与社会经济发展、路线和政策的选择密切相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经历了两个明显的阶段。第一阶段是改革开放前的起步、波折和停滞阶段,城镇化的发展受到大跃进、自然灾害和宏观政策的影响。第二阶段是改革开放后逐步走上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轨道的阶段。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步伐的加快,城镇化得到了迅速发展,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城镇化过程中的环境问题

我国的城镇化进程目前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但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通过对湖南娄底的调查,可以总结出该地区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土壤污染。

(一)土壤污染问题

在为小城镇提供农副产品的土壤中,中金属污染、有机农药污染和化肥污染较为突出。调查发现,该地区的菜农普遍使用农药、化肥和农膜。农药的滥用和过量使用导致农副产品和土壤中残留大量有机氯和有机磷,对生态环境造成一系列问题。过量使用化肥导致土壤有机质含量低、肥力下降、板结和土质恶化。此外,降解膜因价格较高使用率较低,非降解膜因价格较低利用率较高但回收利用率较低,导致大量废旧农膜遗留在土壤中,破坏土壤结构,影响农业生产。

三、解决农村环境问题的对策

为了积极促进城镇化进程,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解决农村环境问题:

(一)完善农村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加强对农村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建设,制定更加严格的环境保护标准和措施,加强对农村环境污染的监管和惩罚力度。

(二)加强农村环境保护执法力度

通过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农村环境违法行为,确保环境保护政策的有效执行。

(三)增加政府对农村的投入

加大财政投入,加强农村环境建设,提供更好的环境保护设施和服务。

(四)增强农民环境保护法律意识

加强对农民的法律宣传教育,提高农民对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识,促使农民主动参与环境保护工作。

综上所述,通过完善法律法规、加强执法力度、增加政府投入和增强农民法律意识,可以有效解决农村环境问题,推动农村城镇化进程。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