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侵权责任 > 特殊侵权 > 其他特殊侵权 > 学校侵权行为有哪些

学校侵权行为有哪些

时间:2023-10-16 浏览:2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99985
学校承担了对学生的教育责任,同时,学校也要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那么学校侵权行为有哪些,关于学校哪些行为属于侵权的法律规定有哪些呢?下面,为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关于学校哪些行为属于侵权的法律知识,供大家学习参考。

学校侵权行为的法律分析

1. 学校的安全隐患和不健全的安全制度

学校提供的校舍、场地、其他教育教学设施和生活设施存在重大的安全隐患,学校的安全制度也不健全,未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这些行为侵犯了未成年学生的生命健康权和身体权。

2. 学校的强制行为

学校强令学生征订刊物、推销学校指定的学习、生活用品,强令学生认购所谓“献爱心”贺年卡片。学校还强行要求学生乘坐指定车辆,就餐指定食堂,购物指定商店。教师还以课堂小动作为由扣押学生自用的书籍、玩具,以“少儿不宜”为由没收学生自备的手机、游戏机。这些行为侵犯了未成年学生的财产权和自主选择权。

3. 学校的侵犯隐私和肖像权行为

教师怀疑学生偷窃财物或考试作弊,要求学生当众打开书包展示物品、相互或自我搜身,侵犯了未成年学生的名誉权。学校未经学生本人同意,私摄学生生活肖像,用于招生广告之需,侵犯了未成年学生的肖像权。学校还将学生的投稿修改后以校团委的名义发表,并参加评比活动,侵犯了未成年学生的著作权和荣誉权。

4. 学校的侵犯隐私和名誉权行为

教师以爱护学生为由,擅自开拆学生私人信件。学校按成绩高低顺序排列,张榜公布学生的学习成绩。语文教师以“奇文共欣赏”的心态,“演说”学生写得不好的作文,侵犯了未成年学生的隐私权和名誉权。

5. 学校未适当安排特殊学生和病患学生

学生有特异体质或患有特殊疾病,不宜参加一些教学活动,但学校未予以适当安排。对于患有急病的学生,学校不及时与学生家长联系,不及时送医院抢救治疗,侵犯了未成年学生的获得照顾权。

6. 学校的歧视行为

学校对有残疾、相貌不端的学生借故不录取,歧视和刁难有不良记录的学生。学校还将成绩不佳的学生的座位安排在“后”、“边”、“角”,侵犯了未成年学生的平等权。

7. 学校的宗教信仰限制

学校不许少数民族学生做弥撒、做祈祷、佩十字架,要求学生放弃宗教信仰自由权。

8. 学校的限制言论和申诉权行为

学校要求学生有意见必须先向老师反映,不准避开学校越级上访,更不准向社会媒体反映。学校对学生的处理决定,不准学生申辩,视申辩为不服管教。学生在校园受到伤害后,学校不准学生随便诉诸法律,侵犯了未成年学生的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权和诉讼权。

9. 学校的收费和信息保密问题

学校收缴各种代办费,具体收费项目和标准不让学生知悉。学校举行体检和测试,结果不让学生了解,侵犯了未成年学生的知情权。

10. 学校的加班问题

学校为片面追求升学率,随意延长学生的学习时间,利用周六、周日及节假日时间补课,侵犯了未成年学生的休息权。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侵权责任法中免责事由的具体内容

    侵权责任法中的免责事由的具体内容,包括被侵权人过错、受害人故意、损害由第三人造成等。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免责事由的分类,包括一般免责事由和特别免责事由,它们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行为人对损害发生的作用和责任大小不同。具体能否适用免责事由需要根据具体案件和法

  • 旅行社责任与游客财物丢失的赔偿

    旅行社在旅游服务中的职责以及游客在旅行中遭遇财物丢失时的赔偿问题。旅行社要确保旅游服务的安全,认真履行告知义务,采取预防和处置措施。游客财物丢失需根据责任过错承担责任,旅行社如有过错需承担责任。赔偿方式包括旅游意外险赔偿之行李物品错运、丢失、损坏和被

  • 紧急避险的构成要件

    紧急避险的构成要件和法律效果。紧急避险指在面临急迫危险时采取的行动,其构成要件包括急迫危险、避险目的、必要性和相当性。避险不当需承担民事责任,适当避险造成的损害按引起险情的人赔偿和自然原因引起的公平责任规则处理。法律依据为《民法通则》第129条等相关

  • 聘用退休返聘人员的法律风险规避指南

    单位无法和退休返聘人员签订劳动合同,也无法为其缴纳社会保险,这存在一定隐患。为规避风险,单位可购买商业意外险,为员工发生意外时报销部分费用。同时,单位应与员工签订协

  • 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的犯罪主体
  • 重大水上安全隐患挂牌督办
  • 投保财产保险需要注意什么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