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种诉讼中,原告为股东,被告可能是公司,也可能是公司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公司法》一共规定了提起这种诉讼的5种情况:。《公司法》规定了股东享有对公司的知情权,在实践中知情权主要体现在股东可以查看公司章程、会议记录、财务会计报告和账簿等。所以,派生
2023-11-15
根据我国《公司法》的规定,公司股东的基本权利有:利益分配权、知情权、召集和主持股东大会权、股权转让权、公司经营查阅监督权、依法请求公司合理收购其股份、公司清算时剩余财产分配权利等。第三十四条 公司股东大会、董事会决议内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股东有权
2023-10-24
5月24日,备受各方关注的**红石实业有限公司小股东汪-钢、谢*学、姚-军诉公司法定代表人、董事长和第一大股东潘*屹侵犯公司权益。一案双方达成和解,原告已申请撤诉。同年11月5日,姚-军等又以“股东、董事知情权被剥夺”为由,向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起诉了**公司,
2023-10-17
肯定的观点认为,知情权是股东的法定权利,既然公司法没有规定知情权必须由股东本人亲自行使,股东当然可以委托他人代为行使。因此,股东有权委托他人代为行使股东知情权,除非公司有证据证明股东委托他人代为行权有不正当之目的。
2023-10-05
xx有限责任公司股东龙铸以xx公司未通知其参加公司于2006年1月12日召开的临时股东会议为由,要求撤销xx公司该次股东会所作出的决议,并要求公司保障股东查阅公司会计账簿的权利。另外,对于原告的另一项诉讼请求,两原告虽曾书面要求查阅公司会计账簿,但由于公司法规定
2023-10-04
2001年11月,原告郭某与被告某服装有限责任公司法定代表人刘某协商二人共同开办服装公司,由郭某投资20万元,占公司40%的股份,由刘某投资30万元,占公司60%的股份。郭某作为公司名义上的挂名股东,并未实际出资,故其不应享有基于出资而享有的公司知情权等股东权利。相
2023-10-03
广义知情权是指知悉、获取信息的自由与权利,包括从官方或非官方知悉、获取相关信息。而狭义的知情权仅指公法领域内的一项政治权利,故现在的知情权概念一般是指广义的知情权。知情权包括消费者知情权、股东知情权等等,如果你想了解消费者知情权的话,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2023-09-24
根据公司法立法本意和证据规则要求,公司应当就其存在上述拒绝的“合理根据”也即股东查阅会计账簿有“不正当目的”承担举证责任,但该公司在庭审中对此并未履行举证义务,故应当承担举证不利的后果,应允许杨某查阅公司会计账簿。故在此类案件中,双方当事人的举证责任
2023-09-18
作为公司股东其实可以享有一定知情权的,但实践中公司股东的这种权利可能会受到一定的侵犯,因此产生股东知情权纠纷。那么这个股东知情权纠纷案件的法律主体都有哪些人呢?监事会或监事以其知情权受到侵害为由提起的诉讼不属于股东知情权纠纷的受案范畴,不具有可诉
2023-09-01
为正确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结合审判实践,就人民法院审理因公司机关会议决议无效和撤销纠纷、股东知情权纠纷、有限责任公司新增资本认购纠纷、股份公司发行新股纠纷、利润分配请求权纠纷、股权转让纠纷、股东代表诉讼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作如下规定。公
2023-08-20
网友提问:吴某是甲公司一名持股20%的小股东,该公司另两位股东孟某和高某为夫妻关系,持股80%。实际上该公司一直由孟某和高某经营管理,吴某处于小股东地位且未参与公司管理。为了解公司经营状况,吴某多次要求公开财务状况,但公司一直以吴某是竞争关系的乙公司大
2023-08-17
股东以知情权、利润分配请求权等权益受到损害,或者公司亏损、财产不足以偿还全部债务,以及公司被吊销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未进行清算等为由,提起解散公司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解散公司诉讼是指符合法定条件的股东因法定事由请求人民法院解散公司的诉讼。原告以其他
2023-06-30
单独或者合计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百分之十以上的股东,以下列事由之一提起解散公司诉讼,并符合规定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股东以知情权、利润分配请求权等权益受到损害,或者公司亏损、财产不足以偿还全部债务,以及公司被吊销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未进行清算等为由,
2022-10-09
若是公司拒绝的,应当出具书面说明。被拒绝的股东可以起诉公司侵犯其知情权。公司有合理理由认为股东查阅会计账簿有不正当目的,可能损害公司合法利益的,可以拒绝提供查阅,并应当自股东提出书面请求之日起十五日内书面答复股东并说明理由。
2022-09-14
公司法解释四就公司决议效力、股东知情权、利润分配权、优先购买权和股东代表诉讼等案件适用法律问题作出规定,帮助正确使用《公司法》。第二条,依据公司法第二十二条第二款请求撤销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董事会决议的原告,应当在起诉时具有公司股东资格。作为民事权利
2022-09-14
股东知情权的行使,不仅直接关涉到股东自身权益的实现,而且与公司管理能否是否规范化的问题紧密相连。因而,世界各国在制定公司法时都对股东的知情权做出一定的规范。我国修订后的公司法中,关于对股东知情权立法上作了完善。
2022-09-14
行政诉讼的时效规定。包括复议申请、直接起诉、特殊情况延长期限、行政机关履行职责、未告知诉权或起诉期限、不知道具体行政行为内容和超过起诉期限的原因等方面的规定。旨在明确行政诉讼的时效要求和相关规定,以保障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新《民诉法》下的诉讼保全程序,包括担保要求、申请方式、财产保全措施、诉前和诉讼中的保全申请时间以及保全对象的界定。担保不是必须的,法院有一定的裁量权;申请方式包括书面和口头;保全措施包括查封、扣押等;诉前保全在起诉前,诉讼保全在诉讼程序开始后;保全对
建筑法中承包单位违法转包行为的相关内容。承包单位违法转包行为被明确界定为不派出项目管理班子、不进行质量、安全等管理,将承包工程全部或分包转包给他人的行为。合法分包则需满足四个条件,包括总承包单位自行完成主体结构施工等。此外,文章还涉及了建设工程质量管
公司法中关于监事会的设立和职权的相关内容。包括监事会的组成和人数、成员的产生方式、监事会主席的职责、监事的任期及变动处理,以及监事和监事会的职权等方面。同时强调了监事在公司中的重要性和监督作用,并明确了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兼任监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