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税人接受虚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应当区分不同的情况进行处理。即,对于购货方从销售方取得第三方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以及从销货地以外的地区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无论购货方(受票方)与销售方是否进行了实际的交易,增值税专用发票所注明的数量、金额与实际交易是
2024-07-13
增值税专用发票丢失,首先要到办税厅领取并填写《发票挂失/损毁报告表》,并且要在报纸上刊登遗失声明。一般纳税人丢失已开具专用发票的发 票联,可将专用发票抵扣联作为记账凭证,专用发票抵扣联复印件留存备查。
2024-06-29
根据国税发【2006】156号第二十八条规定,如果一般纳税人丢失了已开具的专用发票的发票联和抵扣联,购买方可以凭销售方提供的专用发票记账联复印件(需加盖发票专用章)以及销
2024-05-03
建筑工程发票抵税有时间限制。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取得防伪税控系统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进项税额抵扣问题的通知》规定:
2024-04-25
一般纳税人丢失已开具专用发票的抵扣联时,可以使用专用发票发票联的复印件进行认证,并将其留存备查。如果丢失的是专用发票的发票联,可以将专用发票的抵扣联作为记账凭证,并留
2024-04-22
根据市地税部门的工作人员介绍,符合条件的已缴纳住房公积金的职工可以申请提取公积金支付房租。开具租赁专用发票需要房东或房客到房屋所属区域的地税部门办理,需要携带房产证、房东身份证和租房合同的原件和复印件。开具发票时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营业税和房产税等税
2024-03-15
我单位给对方单位开具了发票后,对方已挂账并付给我方货款,但对方在使用我方提供的产品中,有部分剩余要求退货,导致需要开红字发票,请问用该怎么办?第十四条规定,一般纳税人取得专用发票后,发生销货退回、开票有误等情形但不符合作废条件的,或者因销货部分退回及
2024-02-19
例1某企业销售给甲公司A商品100件,每件进价170元,销价200元,增值税率17%,商品发出,货款未到。如果商品全部退回,供货方根据红字专用发票记账联冲销原账面记录,购货方不作账务处理。供货方收到进货退出证明单后,按退回商品的数量金额开具红字专用发票,双方据此进
2024-01-27
法院审理后认为:根据有关法规、规章,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存根是开票方留存备查的凭据,发票联是收票方付款的凭据,抵扣联是收票方办理扣税手续的凭据。在单位经济往来中,开具发票在先支付货款在后的情形,是非常非常普遍的,为对方开具发票后,却被拒绝付款的也不在少数
2024-01-26
在一般纳税人公司工作的会计新手发现,一般纳税人有时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有时开具增值税普通发票,虽然它们在外观和内容上有所不同,但是否交销项税是一样的?对于购货方来说
2024-01-25
这样一来就产生了两个问题:一是购买一般货物的企业由于专用发票逾期未认证在发生退货时将无法申请开具红字发票、造成会计核算的不便;而个别企业却可以利用非抵扣项目无时限开具红字发票的规定,将逾期未认证的增值税发票先按非增值税项目做退货处理开具红字发票,再作
2024-01-21
劳务费发票可以抵扣增值税。根据营改增实施办法规定,一般纳税人支付的劳务费用,如果取得劳务费用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则可以抵扣增值税。但是,有一些情况下进项税额不能从
2024-01-16
餐费不允许开增值税专票,会议费按国税总局文件规定中没有明文规定禁止开专票,所以会议费是可以开专票的。第五十三条纳税人发生应税行为,应当向索取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购买方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并在增值税专用发票上分别注明销售额和销项税额。管理办法将纳税人的交际
2024-01-04
(二)报关代理业专用发票计算机开票软件由中国报关协会开发,下发代理企业使用;使用税控收款机开票的,开票软件由省税务机关或税务机关委托的单位开发,无偿提供纳税人使用。
2024-01-03
一般纳税人申请抵扣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和货物运输业增值税专用发票、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必须自开具之日起180日内进行认证,认证通过的方可作为扣税凭证。如认证不符,按规定处理。
2023-12-13
不是一般纳税人,可以接收增值税专用发票。《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第二十一条规定,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者应税劳务,应当向索取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购买方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并在增值税专用发票上分别注明销售额和销项税额。无论是一般纳税人或者小规模纳税人都可
2023-11-28
公司监事的法律职责和义务,包括审查公司财务、监督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履职情况、纠正损害公司利益行为等职责,以及监事违法执行职务时的法律责任。监事有权提出罢免建议、召开临时股东会会议、向股东会提出提案等。如果监事违反法律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需承担相应的赔
行政处罚的追责时效相关规定。根据《行政处罚法》,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行政机关不再追究行政法律责任。追责时效的设定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保护行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使行政机关加强执法监督和追责力度。但追责时效也有其限制,在特殊情况下需依据
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被赡养人或与赡养纠纷有利害关系的人可以通过起诉要求子女承担赡养责任的法律问题。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在哪些情况下子女可以不履行赡养义务,并提供了维护赡养权利的方法,包括寻求社区帮助、提起民事诉讼和追究刑事责任等。
劳动法中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方法。包括工作年限的计算、经济补偿的计算标准、计算基数以及计算封顶等方面的内容。详细解释了劳动者在单位的工作年限、经济补偿的计算依据和原则、工资计算基数的确定以及针对高端劳动者的特殊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