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软件抄袭侵权适用的法律,列举了侵权行为应承担的民事责任以及行政管理和刑事处罚措施。《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针对多种软件侵权行为提供了具体罚则和处罚金额。摘要于此,引发读者对此法律条文深入的兴趣和了解。
2025-06-25
根据《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的规定,凡是行为人主观上具有故意或过失对著作权法和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保护的软件人身权和财产权实施侵害行为的,都构成计算机软件的侵权行为。该条规定的侵犯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的8种情况,是人民法院认定软件著作权侵权行为的法律依据。(一
2025-01-14
网站程序属于软件设计,由《计算机保护条例》来保障开发者权益,设计人可以进行“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按前、后各连续30页,共60页。不足60页的需要提交全部源程序。每页不少于50行,第60页为结束页。在页的右上角标注连续页号1-60。登记地点不在国家知识产权局,在
2025-01-03
我国《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2001年1月1日开始实施。这一规定意味着软件的最终用户,包括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软件著作权人许可,使用盗版软件即为非法,可能被处每件100元或者货值金额5倍以下的罚款,甚至承担刑事责任。
2024-12-06
根据著作权法和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的规定,享有出租权保护的作品只有两种,一种是电影作品,一种是计算机软件作品。作为文字作品的图书,其著作权人不享有出租权,也就是说著作权人无法控制其他人出租其作品的行为。著作权法确定的著作权人的17种权利,都是控制他人行为
2024-12-05
电子书版权保护,适用的法律依据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实施细则》 《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 《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著作权集体管理条例》等。通过这种无限制地复制和传播,电子书版权所有人的权利受到了侵犯,而侵权人为侵权所付
2024-11-20
根据《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未经软件著作权人许可,进行复制、发行、出租、传播、避开保护措施、删除或改变软件权利管理电子信息、转让或许可他人行使软件著作权的行为都属于侵权行为。侵权行为者应承担民事责任,包括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同时
2024-11-10
尽管在我国的《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中,对软件最终用户的权利和义务进行了规定,但法律工作者对相关规定有关上述问题的理解却有所不同。在著作权法范围内,软件用户购买、使用侵权软件不承担侵权责任。《著作权法》明确规定了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他人已经发
2024-11-07
根据著作权法和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的规定,享有出租权保护的作品只有两种,一种是电影作品,一种是计算机软件作品。作为文字作品的图书,其著作权人不享有出租权,也就是说著作权人无法控制其他人出租其作品的行为。本案中,出租标的是侵权作品,唯一有可能构成侵权的是
2024-10-20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侵权行为包括未经软件著作权人许可发表或登记他人的软件、将他人的软件作为自己的发表或登记、未经许可修改或翻译他人的软件等行为。根据《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第二十三条规定,除非另有规定,对于上述侵权行为,行为人应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
2024-09-23
申请者在申请办理各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手续时,请仔细阅读《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办法》和国家版权局发布的有关软件登记事项的公告。其中:代办费¥500.00元;软件登记费¥300.00元邮汇至“中国版权保护中心软件登记受理室”,地址:北京市
2024-08-12
首先,申请登记的软件应当是《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发布以后发表的。其次,软件著作权人申请登记时,应先到省版权局购买规定填写的各种登记表,并按要求填写表格,同时按要求提供符合规定的原件鉴别材料。然后按规定交纳登记费,自收到申请人的全部表格材料之日起计算。
2024-08-09
发表权,即决定软件是否公之于众的权利;软件著作权人可以许可他人行使其软件著作权,并有权获得报酬。软件著作权人享有的权利自软件开发完成之日起产生。自然人著作权的保护期为终生及其死亡后50年,截止于死亡后第50年的12月31日;《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规定软件著作权可
2024-04-24
根据《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第五条规定:“中国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其所开发的软件,不论是否发表,依照本条例享有著作权。”由此可见,软件著作权登记与是否取得著作权没有任何的关系。根据《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的规定,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软件著作权登记
2024-04-22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著作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十一条计算机软件用户未经许可或者超过许可范围商业使用计算机软件的,依据著作权法第四十七条第(一)项、《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第二十四条第(一)项的规定承担民事责任。
2024-01-18
公司监事的法律职责和义务,包括审查公司财务、监督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履职情况、纠正损害公司利益行为等职责,以及监事违法执行职务时的法律责任。监事有权提出罢免建议、召开临时股东会会议、向股东会提出提案等。如果监事违反法律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需承担相应的赔
行政处罚的追责时效相关规定。根据《行政处罚法》,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行政机关不再追究行政法律责任。追责时效的设定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保护行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使行政机关加强执法监督和追责力度。但追责时效也有其限制,在特殊情况下需依据
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被赡养人或与赡养纠纷有利害关系的人可以通过起诉要求子女承担赡养责任的法律问题。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在哪些情况下子女可以不履行赡养义务,并提供了维护赡养权利的方法,包括寻求社区帮助、提起民事诉讼和追究刑事责任等。
劳动法中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方法。包括工作年限的计算、经济补偿的计算标准、计算基数以及计算封顶等方面的内容。详细解释了劳动者在单位的工作年限、经济补偿的计算依据和原则、工资计算基数的确定以及针对高端劳动者的特殊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