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除债务的法律特点及其法律效力。债务的免除属于无因无偿行为,无需特定形式,可以是明示或默示的。债权人必须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免除可以附条件或期限。债务的免除会导致债务的绝对消灭,包括利息债务和担保债务等。但债务的免除不得损害第三人的权益。
2025-07-28
担保债务的履行方式,包括保证人履行担保责任、抵押物的提供、定金的支付以及留置财产。保证人可担保债务人履行债务并在未履行时进行代偿;债务人或第三人可提供财产作为抵押物,债权人可优先受偿;当事人可支付定金,未履行方将失去定金;合同占有人可留置未按约定支付
2025-07-15
抵押担保在借款合同中的应用,包括共同抵押和重复抵押的效力认定以及第三人提供抵押担保的效力认定。共同抵押指多个财产共同担保同一贷款,重复抵押需确保所担保债权累计不超过抵押物价值。第三人提供抵押担保时,债权人应在诉讼时效内行使权利,否则法院不予保护。
2025-03-22
抵押权人与债权人的关系,包括抵押和动产质押的定义、要件。抵押是债务人或第三人不转移财产占有权,作为债权担保;当债务人未履行债务时,债权人可依法优先受偿。动产质押则是债务人或第三人将动产移交给债权人占有作为担保。两者的关键都在于担保债权的实现。
2025-02-28
《担保法》第6条规定,保证是指保证人和债权人约定,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保证人按照约定履行债务或者承担责任的行为。《担保法》第33条规定,抵押是指债务人或者第三人不转移对本法第三十四条所列财产的占有,将该财产作为债权的担保。
2025-01-23
公司清算后注销前发现有担保债务的,如果公司有剩余财产的,由公司财产偿还债务,如果公司已经注销了,债权人可以起诉股东要求清偿债务。公司未经依法清算即办理注销登记,股东或者第三人在公司登记机关办理注销登记时承诺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债权人主张其对公司债务承
2025-01-08
最高额抵押是指为担保债务的履行,债务人或第三人对一定期间内将要连续发生的债务提供财产担保,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抵押权的情形时,抵押权人有权在最高债权额限度内就该担保财产优先受偿。(二)没有约定债权确定期间或者约定不明确,抵押权人或
2024-12-17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第四条的规定,第三人为债务人向债权人提供担保时,可以要求债务人提供反担保。反担保适用本法担保的规定。担保中心作为保证人,要求借款人提供相应的反担保,其目的是为确保担保债权能够顺利实现,担保中心通过对抵押物的权利主张,保证担
2024-12-10
以学术界通说,让与担保的概念是,债务人或者第三人为担保债务人债务的履行,将担保标的物的所有权或者其他权利转让给债权人。债务人或者第三人是让与担保权的设定人,债权人是让与担保权的权利人。
2024-11-13
本文介绍了《担保法》中的两个重要法条:第四条和第五条。第四条规定了在第三人为债务人提供担保时,可以要求债务人提供反担保。反担保是指被担保的债务人或第三人向担保债权人
2024-11-04
担保物权与担保债权 1、区别:担保债权 是因担保产生的权利和义务;担保物权是指在借贷、买卖等民事活动中,债务人或者第三人将自己所有的财产作为履行债务的担保。它随着债权的存在而存在,随着债权的转移而转移,并随着债权的消灭而消灭。保证合同被确认无效后,债务人、保证人、债权人有过错的,应当根据其过错各自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2024-10-24
民间借贷中,为担保债务的履行向债务人提供一定的财产作为担保的债务人或者第三人,就是担保人。设立担保物权,应当依照本法和其他法律的规定订立担保合同。担保合同包括抵押合同、质押合同和其他具有担保功能的合同。担保合同是主债权债务合同的从合同。担保合同被确认
2024-10-12
担保合同是为担保债权的受偿而由债务人或者第三人另为提供的担保而形成的合同,它从属于担保债权基于产生的主合同,比如在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合同中,借款合同是主合同,保证合同是从合同。《担保法》第五条第一款规定:“担保合同是主合同的从合同,主合同无效,担保合同
2024-09-14
现行我国法律规定的担保物权包括抵押权、质权以及留置权。抵押权是指为担保债务的履行,债务人或者第三人不转移财产的占有,将该财产抵押给债权人的,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抵押权的情形,债权人有权就该财产优先受偿。上述三种担保物权形式不同
2024-05-08
债权人,“债务人”的对称。在债的关系中,有要求他的债务人实施一定行为或者不实施一定行为的权利的人。在罗马法中,债具有严格的人身性质,债权、债务不得转让。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交换关系的复杂,债权债务逐渐可以转让,允许第三人享受债权或者履行债务,所以债权
2024-03-03
行政诉讼的时效规定。包括复议申请、直接起诉、特殊情况延长期限、行政机关履行职责、未告知诉权或起诉期限、不知道具体行政行为内容和超过起诉期限的原因等方面的规定。旨在明确行政诉讼的时效要求和相关规定,以保障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建筑法中承包单位违法转包行为的相关内容。承包单位违法转包行为被明确界定为不派出项目管理班子、不进行质量、安全等管理,将承包工程全部或分包转包给他人的行为。合法分包则需满足四个条件,包括总承包单位自行完成主体结构施工等。此外,文章还涉及了建设工程质量管
公司法中关于监事会的设立和职权的相关内容。包括监事会的组成和人数、成员的产生方式、监事会主席的职责、监事的任期及变动处理,以及监事和监事会的职权等方面。同时强调了监事在公司中的重要性和监督作用,并明确了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兼任监事。
信访复查不受理的解决方法。如果公民对信访部门的决定不服,可申请复查,如信访机关不受理,可向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诉。但需注意,如果信访人对复核意见不服并以同样事实和理由反复投诉,各级人民政府信访工作机构和其他行政机关将不再受理。同时,对于违反规定的行政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