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成年人了一般学校方面是不会承担责任的。(一)学生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违反社会公共行为准则、学校的规章制度或者纪律,实施按其年龄和认知能力应当知道具有危险或者可能危及他人的行为的;(四)未成年学生的身体状况、行为、情绪等有异常情况,监护人知道或者已被
2024-01-21
监护是对未成年人和成年精神病人设定专人保护其利益,监督其行为,并且管理其财产的法律制度。法定监护是由法律直接规定监护人范围和顺序的监护。成年精神病人的法定监护人的范围和顺序是:配偶、父母、成年子女、其他近亲属、关系密切的亲属或朋友、精神病人所在单位或
2024-01-15
办理变更委托监护人孩子可以上学,因为委托监护原则上不能改变原监护人的地位。监护人将监护职责部分或全部委托给他人,称监护委托。监护职责是否可以委托于他人,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因为涉及法律上监护目的贯彻的问题。从理论上说,监护是法律上强行的制度,中心
2023-12-22
交通事故造成学生受伤的,没有误工费,因为学生没有工资收入,交通事故造成误工损失的,才需要赔偿误工费,但学生监护人可以向肇事者索要护理费。综上所述,只要交通事故没有给受害人造成实质性的误工损失,都不需要赔偿误工费,我国法律制度明确规定在机动车行驶的过程
2023-10-14
对校外成年人教唆、胁迫、诱骗、利用在校中小学生违法犯罪行为,必须依法从重惩处,有效遏制学生欺凌和暴力等案事件发生。要落实监护人责任追究制度,根据《民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未成年学生对他人的人身和财产造成损害的,依法追究其监护人的法律责任。
2023-10-10
监护是指依照法律规定,对特定自然人的人身权益和财产权益进行监督和保护的法律制度。监护主要是保护民事行为能力欠缺者即未成年人和精神病人的人身,财产等合法权益。 依照民法通则的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
2023-09-26
法定监护人的过错责任监护是对未成年人和成年精神病人设定专人保护其利益,监督其行为,并且管理其财产的法律制度。法定监护是由法律直接规定监护人范围和顺序的监护。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一)祖父母、外祖父母;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
2023-09-20
监护,是为监督和保护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合法权益而设立保护人的一种民事法律制度。 1、被监护人须为无民事行为能力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 3、监护人的职责是由法律规定的,而不能由当事人约定。 因此,法定监护人必须是完全民事行为能
2023-09-20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监护,就是是对未成年人以及不能辨认或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的人身、财产以及其他合法权益进行监督和保护的一种民事法律制度。在这其中对于残疾人监护人顺序是怎么样的? 1、残疾人如果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的话,且已成年,则无监
2023-08-29
患有老年痴呆症的这些老年人来讲,国家法律制度中规定的有法定监护人,不需要到国家有关部门去办理监护人手续。协议确定监护人应当尊重被监护人的真实意愿。老人在没有患老年痴呆症之前,也可以自己先指定监护人,但具体要跟监护人协商,但对于监护人来讲,不能说是办理
2023-04-27
监护人承担的是为他人的行为负责的侵权责任。监护是指对未成年人和精神病人的人身、财产及其他合法权益进行监督和保护的一种民事法律制度。履行监督和保护职责的人,称为监护人,被监督、保护的人,称为被监护人。监护人责任是指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
2023-04-23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综上所述,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都不能立遗嘱,即使写了遗嘱,遗嘱也是无效的,对于智障人士来讲,如果身边的监护人或者其他亲朋好友伪造了遗嘱,伪造的遗嘱不具有任何法律效力,法律制度中对法定继承顺序规定的也非
2023-04-12
(四)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第二十八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但是,监护制度更强调的是国家对个人的强制性和个人对家
2022-04-18
第二十条规定,高级人民法院管辖在本辖区有重大影响的第一审民事案件。第十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依照法律规定实行合议、回避、公开审判和两审终审制度。变更子女抚养权一般由双方协商确定,如果协议不成,可通过诉讼请求人民法院判决变更抚养权。
2022-04-01
民法典生效后,合同法废止,所以监护权协议不再适用合同法规定,而是适用民法典的规定。协议确定监护人应当尊重被监护人的真实意愿。监护是对未成年人和成年精神病人设定专人保护其利益,监督其行为,并且管理其财产的法律制度。法定监护人的顺序有顺序在前者优先于在后
2021-10-20
法律上为无行为能力人设立的一种代理制度。行使法定代理权的人,称为法定代理人。法定代理权的发生,不由代理人和被代理人的意思决定,而是以亲权或监护权为基础,由法律规定。法定代理人与当事人处于相同的地位,享有当事人的诉讼权利,承担当事人的诉讼义务。法定代理
2020-05-25
行政诉讼的时效规定。包括复议申请、直接起诉、特殊情况延长期限、行政机关履行职责、未告知诉权或起诉期限、不知道具体行政行为内容和超过起诉期限的原因等方面的规定。旨在明确行政诉讼的时效要求和相关规定,以保障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新《民诉法》下的诉讼保全程序,包括担保要求、申请方式、财产保全措施、诉前和诉讼中的保全申请时间以及保全对象的界定。担保不是必须的,法院有一定的裁量权;申请方式包括书面和口头;保全措施包括查封、扣押等;诉前保全在起诉前,诉讼保全在诉讼程序开始后;保全对
建筑法中承包单位违法转包行为的相关内容。承包单位违法转包行为被明确界定为不派出项目管理班子、不进行质量、安全等管理,将承包工程全部或分包转包给他人的行为。合法分包则需满足四个条件,包括总承包单位自行完成主体结构施工等。此外,文章还涉及了建设工程质量管
公司法中关于监事会的设立和职权的相关内容。包括监事会的组成和人数、成员的产生方式、监事会主席的职责、监事的任期及变动处理,以及监事和监事会的职权等方面。同时强调了监事在公司中的重要性和监督作用,并明确了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兼任监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