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肇事罪主要可能侵犯的法益是公共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因此交通肇事罪属于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主要的表现是违反交通道路法规,同时交通肇事罪是结果犯,一般需要致人重伤或死亡并达到法律规定的情况,肇事者才需承担刑事责任。例外的情况如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伤,并
2023-01-18
赠与车辆属于民事法律行为,双方主体适格、意思表示真实一致不违反国家法律及社会公共利益的,合同即为有效。第六百五十七条 赠与合同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赠与的合同。第六百五十九条 赠与的财产依法需要办理登记或者其他手续的,应当办
2022-07-11
第四条,著作权人行使著作权,不得违反宪法和法律,不得损害公共利益。依据我国著作权法的规定,摄影作品受著作权保护的范围包括摄影作品的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如署名权、修改权、展览权等。
2022-05-05
第一千一百二十二条 遗产是自然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合法的借贷关系受法律保护,但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的民事行为属于无效行为。法院查明,出借人明知个人借款用于赌博、贩卖假币、贩卖毒品、走私等非法活动而借款给他人,其借贷合同不受法律保护,对行为人
2022-03-21
(二)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的。所谓违法性,是指违反了法律和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和社会公共利益。不履行性是指当事人在订立无效合同后,不得依据合同实际履行,也不承担不履行合同的违约责任。无效合同违反了法律的规定,国家不予承认和保护。一旦确认无
2022-03-11
双方对子女抚养、财产、债务等问题达成一致处理意见,签订离婚协议;结婚登记是在中国内地办理的;离婚是出于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判决违反我国法律的基本原则或者危害我国国家主权、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
2022-03-10
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必须具有相应的订立合同的行为能力。合同当事人的意思表示真实。合同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根据法律规定,无效合同是没有合同效力的,无效的或者被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
2022-03-08
行为人违反安全生产法律规范的不当行为应当造成对公共财产或私人财产的损害。当然,损害并不是以实际损害的发生为条件,如果行为人违反安全生产法律规范的不当行为尚未造成严重后果,也应依法给予处罚。
2021-12-31
所有权取得是物权取得的一项重要内容。《民法通则》规定,财产所有权的取得,不得违反法律规定。《物权法》规定,物权的取得和行使,应当遵守法律,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因此,合法性是取得财产所有权的基本前提和条件。除此之外,所有权取得
2020-07-21
婚前协议就是夫妻双方在结婚前,针对夫妻的冠姓、住所、家务分工、生活费给付、夫妻财产制、自由处分、子女姓氏和抚养、家暴等事项,在彼此认可之下,所签立的协议书。婚前协议书内容必须在不违反公共秩序善良风俗的前提下,才具有法律效力的。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
2020-07-21
遗嘱是自然人生前按照法律的规定处分自己财产及有关事务并于死亡后发生法律效力的单方民事行为。但在附条件的遗嘱中,所附义务不得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不得超过遗嘱继承人从该遗嘱中所应得的遗产利益。遗嘱执行人对附有义务的遗嘱执行时,有权要求义务人履行义务。
2020-07-21
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滥用职权罪造成重大损失的标准包括造成国家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成有关单位破产,停业、停产六个月以上等。本罪的滥用职权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超越职权,违法决定,处理其无权决定,处理的事项,或者违反规定处理公务,致使公共财产、
2020-07-21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涉嫌安全生产犯罪的行为包括重大责任事故案件、强令违章冒险作业案件、重大劳动安全事故案件等。行为人违反安全生产法律规范的不当行为应当造成对公共财产或私人财产的损害。当然,损害并不是以实际损害的发生为条件,如果行为人违反安全生产法
2020-07-21
违纪构成滥用职权。滥用职权违纪行为,是指党和国家工作人员或者其他从事公务的人员,在工作中滥用职权,给党、国家和人民利益以及公共财产造成较大或重大损失的行为。第三百九十七条 滥用职权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故意逾越职权,不按或违反法律决定、处理其无权决定
2020-05-25
滥用职权罪是超出职权范围,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故意逾越职权,不按或违反法律决定、处理其无权决定、处理的事项,或者违反规定处理公务,致使侵吞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遭受重大财产损失等行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犯前款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
2020-05-25
行政强制是指行政机关为了实现行政目的,依据法定职权和程序做出的对相对人的人身、财产和行为采取的强制性措施。行政处罚是指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主体为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依法对行政相对人违反行政法律法规而尚未构成犯罪
2020-05-25
行政诉讼的时效规定。包括复议申请、直接起诉、特殊情况延长期限、行政机关履行职责、未告知诉权或起诉期限、不知道具体行政行为内容和超过起诉期限的原因等方面的规定。旨在明确行政诉讼的时效要求和相关规定,以保障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新《民诉法》下的诉讼保全程序,包括担保要求、申请方式、财产保全措施、诉前和诉讼中的保全申请时间以及保全对象的界定。担保不是必须的,法院有一定的裁量权;申请方式包括书面和口头;保全措施包括查封、扣押等;诉前保全在起诉前,诉讼保全在诉讼程序开始后;保全对
建筑法中承包单位违法转包行为的相关内容。承包单位违法转包行为被明确界定为不派出项目管理班子、不进行质量、安全等管理,将承包工程全部或分包转包给他人的行为。合法分包则需满足四个条件,包括总承包单位自行完成主体结构施工等。此外,文章还涉及了建设工程质量管
侵占罪的构成要件及刑罚。侵占罪指将他人保管的财物非法占为己有且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行为。根据数额大小,刑法规定了不同的刑罚。同时,文章还介绍了侵占罪与挪用特定款项的区别,包括挪用资金罪和挪用特定款物罪的不同定义和相应刑罚。对于国有公司等单位人员挪用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