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规定盗窃犯罪的主体为已满16岁,并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因此,一部分未成年人也是可以构成盗窃罪的。如果构成盗窃罪的,有案底,但是应该封存。如果是不满16周岁的人盗窃的,不构成盗窃罪。检察机关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对于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同样具
2024-03-15
犯罪记录不可能消除,但是根据《刑诉法》的规定,信息要封存,没有法定情形不得公开。第二百七十五条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应当对相关犯罪记录予以封存。依法进行查询的单位,应当对被封存的犯罪记录的情况予以保密。为实现对未成年人
2024-03-03
法律规定未成年人犯罪的,应当从轻减轻处罚,处罚是辅助手段,主要以教育为主,并且不适用死刑,即便犯罪,犯罪记录也会进行封存。另外十四周岁以下未成年人犯罪的,不予刑事处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
2024-01-18
未成年犯罪记录可以封存吗?首都综治委等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的实施办法(试行)》。该办法旨在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
2023-12-17
又称犯罪人员犯罪记录制度,在我国法律中一般指有过刑事犯罪前科的档案记录,而该犯罪档案一般存放至公安部门保存。判刑半年,属于刑事案件,刑事案件卷宗应长期保存。根据档案管理的规定,长期保存的档案,最短时间保存时间为六十年。如果是未成年人犯罪,案件记录依法
2023-09-23
未成年人保护的理念,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而不断深入。那么,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责任,有哪些?未成年人是否可以被判无期徒刑?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的法律规定,是怎样的? 我国在刑法中对未成年人犯罪作出专门规定,根据责任年龄的不大,可以从轻、减轻或者
2023-08-17
与此同时,办法明确,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应当解除封存:发现漏罪,且对漏罪与封存记录之罪数罪并罚后,决定执行五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经审判监督程序改判五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在缓刑考验期内,或者刑罚执行完毕前又犯新罪,数罪并罚后决定执行五
2023-05-16
应当告知本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享有的诉讼权利和认罪认罚的法律规定;并依照刑事诉讼规定,听取、记录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辩护人、被害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的意见;法定代理人、辩护人对认罪认罚有异议的,不需要签署具结书。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教
2023-04-17
除司法机关为办案需要或者有关单位根据国家规定进行查询的以外,人民检察院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封存的犯罪记录,并不得提供未成年人有犯罪记录的证明。人民检察院应当在七日以内作出是否许可的决定。刑诉法采纳了“犯罪记录封存”的观点,即不完全消灭未成年人的犯
2023-03-13
实施新的犯罪,且新罪与封存记录之罪数罪并罚后被决定执行五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
2023-02-20
对被封存犯罪记录的未成年人,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应当对其犯罪记录解除封存:。实施新的犯罪,且新罪与封存记录之罪数罪并罚后被决定执行五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国家机关录用公务员政审:凭县处级以上国家机关组织人事部门介绍信、经办人员工作证,向被证明对象户籍
2023-02-15
未成年人犯罪刑事案件,经未成年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同意,未成年被告人所在学校和未成年人保护组织可以派代表到场。第五百五十七条 开庭审理时被告人不满十八周岁的案件,一律不公开审理。对依法公开审理,但可能需要封存犯罪记录的案件,不得组织人员旁听;有旁听人
2022-05-12
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在收到人民法院生效判决、裁定后,对犯罪记录予以封存。适用主体为已满十四周岁未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需要注意的是,有关单位对犯罪记录进行查询的,需依据“国家规定”。该“国家规定”有严格
2022-05-10
我国没有实施档案消灭制度,只有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对于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应当对相关犯罪记录予以封存。犯罪记录被封存的,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但司法机关为办案需要或者有关单位根据国家规定进行查询的除外。依法
2022-04-29
(一)人民法院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在讯问和开庭时,应当通知未成年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到场。(二)法定代理人无法通知、不能到场或者是共犯的,也可以通知合适成年人到场,并将有关情况记录在案。到场的法定代理人或者其他人员,除依法行使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八十一条第二
2022-04-20
另外补充一点,有些家长比较害怕未成年人的犯罪记录会影响孩子的未来特别是找工作,我们法律有一个很人性化的规定就是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应当对相关犯罪记录予以封存。
2022-03-22
行政诉讼的时效规定。包括复议申请、直接起诉、特殊情况延长期限、行政机关履行职责、未告知诉权或起诉期限、不知道具体行政行为内容和超过起诉期限的原因等方面的规定。旨在明确行政诉讼的时效要求和相关规定,以保障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新《民诉法》下的诉讼保全程序,包括担保要求、申请方式、财产保全措施、诉前和诉讼中的保全申请时间以及保全对象的界定。担保不是必须的,法院有一定的裁量权;申请方式包括书面和口头;保全措施包括查封、扣押等;诉前保全在起诉前,诉讼保全在诉讼程序开始后;保全对
建筑法中承包单位违法转包行为的相关内容。承包单位违法转包行为被明确界定为不派出项目管理班子、不进行质量、安全等管理,将承包工程全部或分包转包给他人的行为。合法分包则需满足四个条件,包括总承包单位自行完成主体结构施工等。此外,文章还涉及了建设工程质量管
公司法中关于监事会的设立和职权的相关内容。包括监事会的组成和人数、成员的产生方式、监事会主席的职责、监事的任期及变动处理,以及监事和监事会的职权等方面。同时强调了监事在公司中的重要性和监督作用,并明确了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兼任监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