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租赁纠纷诉讼时效是三年,我国法律上明确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但有几种特殊的情况,时效仅仅为1年。比如,在房屋租赁合同纠纷中,承租人拒付房租,或者延期支付租金,出租人起诉请求人民法院予以保护的时效为1年。即出租人与承租人是否
2023-06-30
租房问题纠纷可以通过协商诉讼等相关手段的解决。房屋租赁当事人因租赁房屋发生纠纷的,应当协商解决,可以寻求一位无利害关系的人在场作为见证人。租房纠纷协商不成的,可以向居民自治组织或者是居委会请求调解,也可以找房管所相关工作人员解决。
2023-06-30
如果是属于延付、拒付租金的事项,那诉讼时效就是一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承租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支付租金。
2023-02-15
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事由。解除合同的事由发生时,解除权人可以解除合同。以持续履行的债务为内容的不定期合同,当事人可以随时解除合同,但是应当在合理期限之前通知对方。当事人诉讼请求中未要求确认合同解除具体时间的,可以在判决理由部分予以明确。
2022-12-05
3、租客不搬离房屋的可以请求基层组织进行调解或诉讼或仲裁。
2022-09-29
协商解决找当地的派出所或者居委会、街道办事处、建委或者中介进行协调。申请仲裁解决或者民事诉讼解决协商不成的,应当按照房屋租赁合同中约定的民事诉讼或者申请仲裁解决。承租人未经出租人同意转租的,出租人可以解除合同。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
2022-06-01
2012年9月,家住省城北区寺台子村的张先生向西宁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变更他与省城某装饰公司之间的租赁合同期限。与此同时,张先生和装饰公司也签订了租赁合同,并付给朱某27万元转让费。
2022-01-19
不具有房产证的房屋如果是违法建筑;不符合安全、防灾等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等,不得出租。当事人请求赔偿因合同无效受到的损失,人民法院依照合同法的有关规定和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处理。因租赁合同产生的纠纷案件,人民法院可以通知次承租人作为第三人参加诉讼。
2021-10-20
依据相关法律的规定,房屋租赁纠纷诉讼时效可以中断的,时效中断的情形包括一方提出履行请求、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等。出租人要求承租人支付租金的诉讼时效为1年而非2年。因此,出租人因承租人延付租金合理期限解除权受到次承租人代付租金抗辩权的限制。
2020-07-21
四、当事人在诉讼请求中有具体请求金额的,应提交详细的计算清单。
2020-07-21
依据相关法律的规定,房屋租赁的一方出现违约的,另一方主张权利的期限是3年,从知道权利被侵犯时开始计算。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
2020-07-21
当事人在向法院提起诉讼以后,法院会根据诉讼请求的金额不等,收费标准也不一样。房产确权之诉,属于财产案件,按需要确权的标的物的价值,确定案件受理费的数额。申请单位(人)到市房产交易所填写商品房预售登记申请审批书或房屋租赁登记申请审批书,提供规定的资料,交
2020-05-25
拆迁租赁房屋,承租人有权获得安置和搬迁费补偿等补偿。建议可以和出租人一起找拆迁人协商拆迁事宜,协商不成的,或经协商不能达成拆迁协议的,可以请求房屋拆迁主管部门裁决。对拆迁裁决不服的,可以提起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房屋、建筑物的价值一般应由拆迁人、被拆迁
2020-05-25
租房纠纷诉讼一般属于财产类纠纷,根据诉讼费缴纳办法的规定,财产案件根据诉讼请求的金额或者价额,按照下列比例分段累计交纳:。根据《合同法》及有关条例的规定,我国合同纠纷的解决方式一般有协商解决、调解解决、仲裁和诉讼四种方式。
2020-05-25
依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承租人不退还押金是属于合同纠纷,双方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的方式解决,协商不成的可以提起诉讼解决。当事人应当履行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仲裁裁决、调解书;拒不履行的,对方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执行。租房者合同期满要求退租时,房主可能会以房屋设
2020-05-25
根据我国合同法的相关规定,不定期租赁关系中,当事人可以随时解除租赁合同,出租人解除合同应当在合理期限之前通知承租人。对原告要求被告退还保证金1 000元的诉讼请求,因某公司收取了该保证金,现原告与被告某公司租赁合同已解除,被告某公司理应承担退还保证金义务
2020-05-25
公司监事的法律职责和义务,包括审查公司财务、监督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履职情况、纠正损害公司利益行为等职责,以及监事违法执行职务时的法律责任。监事有权提出罢免建议、召开临时股东会会议、向股东会提出提案等。如果监事违反法律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需承担相应的赔
行政处罚的追责时效相关规定。根据《行政处罚法》,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行政机关不再追究行政法律责任。追责时效的设定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保护行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使行政机关加强执法监督和追责力度。但追责时效也有其限制,在特殊情况下需依据
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被赡养人或与赡养纠纷有利害关系的人可以通过起诉要求子女承担赡养责任的法律问题。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在哪些情况下子女可以不履行赡养义务,并提供了维护赡养权利的方法,包括寻求社区帮助、提起民事诉讼和追究刑事责任等。
劳动法中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方法。包括工作年限的计算、经济补偿的计算标准、计算基数以及计算封顶等方面的内容。详细解释了劳动者在单位的工作年限、经济补偿的计算依据和原则、工资计算基数的确定以及针对高端劳动者的特殊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