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力事件发生后对合同产生实质影响的情况可以分为三种:其一,造成合同完全不能履行;其二,造成合同部分不能履行;其三,造成合同不能按时履行。对此,《合同法》第94条在规定法定解约权的情形时也作了规定,即将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作为法定解约权的第一
2024-12-21
根据《城市房屋租赁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租赁合同可以在符合法律规定、不可抗力或双方协商一致的情况下变更或解除。出租人有权在承租人擅自转租、转让、拆改房屋、拖欠租金、闲置公用住宅用房、进行违法活动或故意损坏房屋等情况下终止合同并收回房屋,承租人需承担由
2024-12-18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三条的规定,租赁合同可以根据以下情况解除:一是因不可抗力导致无法实现合同目的;二是在履行期限届满前,一方明确表示或以行动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三是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四是一方迟延履行债务
2024-12-18
租赁方一般不能提前解除土地租赁合同,出现当事人约定或者法律规定的解除情形的除外。根据《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二条规定,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事由。(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二)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2024-12-18
医药治疗费的赔偿应以所在地治疗医院的证明和相关费用单据认定,受害人就诊多个医院时,一般认定最先就诊医院的费用,但出现治疗失误或特殊情况除外。未经批准擅自更换医院治疗
2024-12-16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九十四条,合同可以在以下情况下解除:一是因不可抗力导致无法实现合同目的;二是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一方明确表示或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三是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四是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其他违约
2024-12-15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刑事强制措施不属于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所以刑事强制措施不属于不可抗力因素。当事人迟延履行后发生不可抗力的,不能免除责任。按照法律规定,不可抗力导致的损失由当事人自行承担,因此当事人应当采用必要的减损措施。可
2024-12-07
根据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三条的规定,当事人在对方违约且满足法定解除条件的情况下,有权单方面解除合同。具体情形包括:一是因不可抗力导致无法实现合同目的;二是在履行期限届满前,一方明确表示或以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三是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
2024-12-07
本文主要讨论了不可抗力的认定和分类以及不可抗力的免责范围。根据《民法通则》和《合同法》的规定,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要认定某一情况是否
2024-12-06
企业严重亏损或发生不可抗力的情况,确实无法履行劳动合同的规定;当事人双方协商一致,同意对劳动合同的某些条款作出变更,但不得损害国家利益。这是民法的情势变更原则在劳动合同履行中的运用。
2024-11-28
合同法规定了合同解除的条件,包括不可抗力、明确表示不履行债务、迟延履行债务等情况。法定解除是指在合同生效后,当事人在法律规定的解除条件出现时,行使解除权使合同关系消
2024-11-25
不是,只有自然灾害引发的火灾才是合同法中的不可抗力因素,其它情况下,基本都存在过错的责任认定。如果一个事件的发生完全可以通过当事人及时合理的作为而避免,则该事件就不能认为是不可抗力。如果一项事件发生在合同订立之前或履行之后,或在一方履行迟延而又经对方
2024-11-22
排污者必须在每年1月15日前向环境监察机构申报正常作业条件下的排污情况,按要求填报《排污申报登记表》,并提供必要的资料。排污者因不可抗力遭受重大经济损失的,可以向有审批权限的上级环保部门申请减半缴纳排污费或者免缴排污费;排污者因未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造成环
2024-11-15
在发供电系统正常情况下,供电企业应连续向用户供应电力。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经批准即可中止供电,但事后应报告本单位负责人:不可抗力和紧急避险;确有窃电行为。因此,电力企业在中止供电实质条件和程序条件均合法的情况下采取的中止供电行为,无论给电力用户造成多
2024-11-11
合同解除的方式有法定解除、协商解除等,当事人协商解决或者出现不可抗力因素时,可以不违约解除合同。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条件。(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本法所称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
2024-11-07
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索赔处理的原则是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本法所称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2024-11-05
行政诉讼的时效规定。包括复议申请、直接起诉、特殊情况延长期限、行政机关履行职责、未告知诉权或起诉期限、不知道具体行政行为内容和超过起诉期限的原因等方面的规定。旨在明确行政诉讼的时效要求和相关规定,以保障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建筑法中承包单位违法转包行为的相关内容。承包单位违法转包行为被明确界定为不派出项目管理班子、不进行质量、安全等管理,将承包工程全部或分包转包给他人的行为。合法分包则需满足四个条件,包括总承包单位自行完成主体结构施工等。此外,文章还涉及了建设工程质量管
公司法中关于监事会的设立和职权的相关内容。包括监事会的组成和人数、成员的产生方式、监事会主席的职责、监事的任期及变动处理,以及监事和监事会的职权等方面。同时强调了监事在公司中的重要性和监督作用,并明确了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兼任监事。
信访复查不受理的解决方法。如果公民对信访部门的决定不服,可申请复查,如信访机关不受理,可向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诉。但需注意,如果信访人对复核意见不服并以同样事实和理由反复投诉,各级人民政府信访工作机构和其他行政机关将不再受理。同时,对于违反规定的行政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