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签收前可以反悔,签收后就发生法律效力不能反悔了。法院调解是指在人民法院审判组织的主持下,双方当事人自愿平等协商,达成协议,经人民法院认可后,终结诉讼程序的活动。因此,李某有权对已达成离婚协议表示反悔,并拒绝签收人民法院送达的调解书。
2024-10-19
审判监督程序是指有监督权的机关或组织,或者当事人认为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确有错误,发动或申请再审,由人民法院对案件进行再审的程序。即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委托的律师及其他辩护人对于人民法院、人民检察
2024-10-14
行政强制执行指行政机关或者由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对不履行发生法律效力的行政决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强制其履行义务的行为。行政强制方式对公民人身自由的暂时性限制,对场所、设施或者财物的查封,对财物的扣押,对存款、汇款、有价证券等的冻结,强行
2024-10-06
我国民法通则第三十八条规定,法人的法定代表人是指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的组织章程的规定,代表法人行使职权的负责人。而依据《合同法》第52条第5项的规定,对外担保合同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应为无效。《合同法》第50条规定:“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法定代表人、负责人超越
2024-09-10
审判监督程序的提起条件包括主体和客体两方面。主体必须是法定的行使审判权的机关和公职人员,而客体则是人民院确有错误的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和调解书。只有由有权提起审判监督程序的组织作出裁定书以决定再审,才能启动再审程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
2024-09-10
建筑承包合同纠纷可以通过和解、调解、仲裁或诉讼等方式解决。和解是当事人通过友好协商解决争议,调解是由第三方组织或个人主持,通过说服引导促进双方和解。和解和调解节省时间和费用,有利于继续合作,但不具有法律效力。如果和解或调解不成功,当事人可以根据仲裁协
2024-08-26
村委员是属于村民自发的民间组织,是不具有担保人资格的,所以村委私自担保贷款是没有法律效力的。第二条 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办理本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向人民政府反映村民的意
2024-08-03
公证是公证机构根据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依照法定程序对民事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的真实性、合法性予以证明的活动。公证制度是国家司法制度的组成部分,是国家预防纠纷、维护法制、巩固法律秩序的一种司法手段。公证机构的证明活动与人民法院审
2024-07-23
行政行为具有确定力是指有效成立的行政行为,具有不可变更力,即非依法不得随意变更或撤销和不可争辩力。行政行为具有拘束力是指行政行为成立后,其内容对有关人员或组织产生法律上的约束力,有关人员或组织必须遵守、服从。主要表现为对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人的拘束力。
2024-06-22
人民法院查封、扣押、冻结被执行人的动产、不动产及其他财产权,应当作出裁定,并送达被执行人的申请执行人。查封、扣押、冻结裁定书和协助执行通知书送达时发生法律效力。被执行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应当通知其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到场。 查封、扣押、冻
2024-06-18
刑诉法中申诉是指当事人或其他有关人员,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决定不服;可以依法向司法机关提出申诉,但是不能停止判决、裁定、调解、决定的执行。申诉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对某一问题的处理结果不正确,而向国家的有关机关申述理由,请求重新
2024-06-17
诉状既可以自己写,也可以委托律师写,但是律师作为专业人士,建议由律师来书写。不论由哪一方写诉状都是一样的具有法律效力,诉状的内容应当符合相关法律规定的要求。(一)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
2024-06-06
依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合同就是一种协议,所以依法成立的合同和协议是具有同样法律效力的,对双方当事人都具有约束力。第二条 本法所称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婚姻、收养、监护等有关身份关系的协议,适
2024-06-04
民事不服二审判决申诉期限的规定:申诉期限是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六个月;但是有特殊法定情形的,申诉期限是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之日起六个月。申诉,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对某一问题的处理结果不正确,而向国家的有关机关申述理由,请求重新处理的行为,
2024-06-02
不通过劳动仲裁的调解协议书,如果是各当事人依法订立的,且经当事人签名或者盖章,经调解员签名并加盖调解组织的印章的,有法律效力。该调解协议书对双方当事人具有拘束力,双方应当履行。达成调解协议后,一方当事人在协议约定期限内不履行调解协议的,另一方当事人可
2024-05-30
条例既不是规章也不是行政法规,条例是国家权力机关或行政机关依照政策和法令而制定并发布的,针对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内的某些具体事项而作出的,比较全面系统、具有长期执行效力的法规性公文。条例是法的表现形式之一。条例是由国家制定或批准的规定某些事项或某一机关组织、职权等规范性的法律文件,也是指团体制定的章程。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
2024-05-23
公司监事的法律职责和义务,包括审查公司财务、监督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履职情况、纠正损害公司利益行为等职责,以及监事违法执行职务时的法律责任。监事有权提出罢免建议、召开临时股东会会议、向股东会提出提案等。如果监事违反法律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需承担相应的赔
行政处罚的追责时效相关规定。根据《行政处罚法》,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行政机关不再追究行政法律责任。追责时效的设定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保护行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使行政机关加强执法监督和追责力度。但追责时效也有其限制,在特殊情况下需依据
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被赡养人或与赡养纠纷有利害关系的人可以通过起诉要求子女承担赡养责任的法律问题。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在哪些情况下子女可以不履行赡养义务,并提供了维护赡养权利的方法,包括寻求社区帮助、提起民事诉讼和追究刑事责任等。
劳动法中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方法。包括工作年限的计算、经济补偿的计算标准、计算基数以及计算封顶等方面的内容。详细解释了劳动者在单位的工作年限、经济补偿的计算依据和原则、工资计算基数的确定以及针对高端劳动者的特殊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