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责条款常被合同一方当事人写入合同或在格式合同中,作为明确或隐含的意思要约,以获得另一方当事人的承诺,使其发生法律效力。因此说免责条款以意思表示为要约,以限制或免除当事人未来责任为目的,属于民事法律行为。免责条款具有以下特征:
2024-07-23
新《保险法》体现了保险消费者三大亮点:一是新《保险法》第16条的告知义务与合同效力;二是新《保险法》第17条、第19条免责条款的说明与无效;三是新《保险法》第39条、第42条进一步明确了受益权。新《保险法》第32条规定中关于“真实年龄不符合合同约定的年龄限制的”,
2024-07-20
免责条款是指当事人约定的用以免除或限制其未来合同责任的条款。对免责条款的法律限制体现了国家对经济民事活动的干预,其目的是为了保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在审理商品房预售合同纠纷时,法院应对合同中的免责条款的效力进行审查。免责条款一般是对违约责任的限制
2024-07-18
一般情况下,只要经当事人协商确定的免责条款,不违及社会公共利益,法律是承认免责条款的效力的,否则就没有合同自由可言了。合同中免责条款的订立,必须要保障公民及亲友的生命健康、名誉、荣誉、财产等免受损害,必须维护国家、集体或第三人的合法权益和利益,否则无
2024-07-16
免责条款常被合同一方当事人写入合同或在格式合同中,作为明确或隐含的意思要约,以获得另一方当事人的承诺,使其发生法律效力。因此说免责条款以意思表示为要约,以限制或免除当事人未来责任为目的,属于民事法律行为。在一般情况下,法律对免责条款的有效条件比对限责
2024-07-13
(一)确认免责条款的效力,如同确认其它民事法律行为一样,必须具备一定的法律要件。合同中免责条款的订立,必须要保障公民及亲友的生命健康、名誉、荣誉、财产等免受损害,必须维护国家、集体或第三人的合法权益和利益,否则无效。此类免责条款只要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
2024-06-12
根据法院的判决,即使是分管公司人事工作的副总经理没有签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仍然需要支付双倍工资。案例中,张先生作为副总经理在公司工作了四年,双方未签订劳动合同。后来,
2024-04-11
格式合同免责条款的效力取决于其是否已订入合同。根据我国《合同法》第39条规定,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应以合理方式提醒对方注意免责条款,并根据对方要求对该条款予以说明。免责
2024-04-08
免责条款的提出方必须确保该免责条款成为合法有效的合同的组成部分。免资条款必须载于合同文本之上,或能够举证证明被免责条款的口头合同的部分。是当事人提出免责条款所追求的基本目标,免除或减少未来风险得以实现的根本保证。是免责条款能够发生法律效力的基本前提。
2024-04-05
对免责条款的法律限制体现了国家对经济民事活动的干预,其目的是为了保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在审理商品房预售合同纠纷时,法院应对合同中的免责条款的效力进行审查。在审查时,应掌握以下几个标准:。我国合同法亦规定因故意或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的免责条款
2024-04-01
一个无效的合同,免责条款是不可能发生效力的。必须载于合同文本之上,或能够举证证明被免责条款的口头合同的部分。如果免责条款的表述不明确,在发生疑义时,会被从严限制解释,以保护相对方的利益。
2024-03-18
合同的约定和免责条款不一致的,是对合同内容作出变更,如果当事人不同意变更的,可以不作出承诺或者变更承诺,不作出承诺要约失效,变更承诺视为新的要约。对于免责条款的效力,法律视不同情况采取了不同的态度。一般来说,当事人经过充分协商确定的免责条款,只要是完
2024-03-10
合同中的免责条款是为了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减轻或免除当事人未来责任而约定的条款。免责条款必须是明示的,并且必须在责任发生前约定。免责条款的目的是限制或免除当事人的民事责任
2024-02-10
《合同法》第53条规定了确认免责条款无效的情况,即对造成对方人身伤害或因故意或重大过失给对方造成财产损失的免责条款无效。这是因为这两种免责条款违反了诚实信用原则,侵害
2024-02-09
对保险合同中免除保险人责任的条款,保险人在订立合同时未作提示或者明确说明的,该条款不产生效力。第十七条 订立保险合同,采用保险人提供的格式条款的,保险人向投保人提供的投保单应当附格式条款,保险人应当向投保人说明合同的内容。
2024-02-04
一般情况下,只要经当事人协商确定的免责条款,不违反社会公共利益,法律是承认免责条款效力的,否则就没有合同自由可言了。确认免责条款有效,应具备以下法律要件:。如果格式条款的提供者在订立合同时,未尽提请对方注意和说明的义务,属于强迫对方当事人接受不公平条
2024-01-24
行政诉讼的时效规定。包括复议申请、直接起诉、特殊情况延长期限、行政机关履行职责、未告知诉权或起诉期限、不知道具体行政行为内容和超过起诉期限的原因等方面的规定。旨在明确行政诉讼的时效要求和相关规定,以保障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建筑法中承包单位违法转包行为的相关内容。承包单位违法转包行为被明确界定为不派出项目管理班子、不进行质量、安全等管理,将承包工程全部或分包转包给他人的行为。合法分包则需满足四个条件,包括总承包单位自行完成主体结构施工等。此外,文章还涉及了建设工程质量管
公司法中关于监事会的设立和职权的相关内容。包括监事会的组成和人数、成员的产生方式、监事会主席的职责、监事的任期及变动处理,以及监事和监事会的职权等方面。同时强调了监事在公司中的重要性和监督作用,并明确了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兼任监事。
信访复查不受理的解决方法。如果公民对信访部门的决定不服,可申请复查,如信访机关不受理,可向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诉。但需注意,如果信访人对复核意见不服并以同样事实和理由反复投诉,各级人民政府信访工作机构和其他行政机关将不再受理。同时,对于违反规定的行政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