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票申请程序及相关要求。购票单位和个人需提出购票申请报告并审查批准后领取《发票领购簿》。购票时需提供税务登记证件和其他相关证明文件,并在发票上加盖专用章。对于不同纳税人,有不同的购票要求和操作流程,包括固定业户在外县(市)销售货物的特别处理办法。不办
2025-07-23
发票专用章在合同中的法律效力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发票专用章不能用于签订合同,因为其在合同成立方面没有法律效力。法律规定合同的成立需要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而发票专用章仅用于发票。因此,在合同成立过程中,发票专用章的盖章不具
2025-03-25
公司印章的种类、用途、刻制程序、特别要求和丢失处理方法。公司印章分为公章、财务专用章、合同专用章、法定代表人章和发票专用章五种,各有其特定用途。刻制印章需要遵循一定的程序和手续,包括在公安局登记备案和到指定地点刻章。此外,印章的管理有特定要求,如形状
2025-03-03
一样的,收条不是制式的,收据是制式的。但无论是哪一种,只要所有信息具备,就是有效的,一般单位会出具盖有单位公章或财务专用章的收据,个人会出具收条。但是个人之间可以用收据、收条等作为凭证,民法都是认可的,法院判案的时候也会认可。发票和收款收据都是在收付
2024-08-10
审批人根据其职责、权限和相应程序对支付申请进行审批。复核无误后,交由出纳人员办理支付手续。可以看出,企业在办理支付时,通常情况下,收款方与出具发票方及提供劳务方应是一致的,收款方的经手人是个人,但应该有收款方出具的加盖财务专用章或公章的正式收款凭证,
2024-07-25
无论日常的交往,还是法院对纠纷的审查判断中,依据盖章认定有关文件的效力进而确定有关权利义务的归属已经成为一个常识。但每个单位都备有不止一个印章,如企业法人往往备有公章、法人章、财务专用章、合同专用章、发票专用章等。企业印章代表着企业全部或某方面的意志
2024-06-12
2007年9月,盛某与洪某订立变更由洪某为选矿厂一般纳税法人代表的协议,同日将选矿厂的增值税发票专用章、增值税发票领购簿和金税卡交给洪某,由洪某负担并交纳选矿厂的税款。为此,裴某向法院起诉,要求选矿厂、盛某、尹某、邹某和洪某归还其54.3万元货款。
2024-06-03
(一)已取得《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或《合伙企业营业执照》。(二)已经完成执业人员注册手续,相关执业人员已经取得在本企业注册的执业证书和执业印章。第二十四条 有限责任公司由五十个以下股东出资设立。需要印刻防伪公章,和发票专用章。
2024-06-01
代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需加盖本单位的发票财务专用章,代开的普通发票须加盖税务机关代开发票财务专用章,是否加盖代开单位的发票财务专用章没有明确规定,依据各地口径执行。第四条 小规模纳税人销售其取得的不动产以及其他个人出租不动产,购买方或承租方不属于其他个
2024-05-13
根据国税发【2006】156号第二十八条规定,如果一般纳税人丢失了已开具的专用发票的发票联和抵扣联,购买方可以凭销售方提供的专用发票记账联复印件(需加盖发票专用章)以及销
2024-05-03
合同上只盖发票章是无效的,除非有法人代表的签字。财务章主要用于财务结算,发票专用章是指购买和开具发票时必须加盖的章,公章代表公司,用于下发内部文件和报表等。合同章是与
2024-03-11
首先,要清楚财务章、发票专用章、公章及合同专用章的区别。发票专用章是指企业、单位和个体工商业户购买和开具发票时须加盖“发票专用章”。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第二十三条 开具发票应当按照规定的时限、顺序,逐栏、全部联次一次性如实开具,并加盖单
2024-01-13
根据《医疗收费票据使用管理办法》第二十三条和第二十四条,医疗机构在收到付款后,应当向付款方开具医疗收费票据,并加盖本单位财务章或收费专用章。如果发票丢失,可以向医院
2024-01-10
公司地址变更对于开票是没有影响的。在公司地址变更之后的一个月内,使用旧地址的发票还是可以相应款项的进行抵扣的。《发票管理办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开具发票应当按照规定的时限、顺序、栏目,全部联次一次性如实开具,并加盖发票专用章。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有下列虚
2023-10-21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票专用章式样有关问题的公告》精神,新式样发票专用章2011年2月1日起启用。用不着盖那么多,盖一个发票专用章就可以了《发票管理办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开具发票应当按照规定的时限、顺序、栏目,全部联次一次性如实开具,并加盖发票专用章。根
2023-10-16
公司监事的法律职责和义务,包括审查公司财务、监督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履职情况、纠正损害公司利益行为等职责,以及监事违法执行职务时的法律责任。监事有权提出罢免建议、召开临时股东会会议、向股东会提出提案等。如果监事违反法律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需承担相应的赔
行政处罚的追责时效相关规定。根据《行政处罚法》,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行政机关不再追究行政法律责任。追责时效的设定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保护行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使行政机关加强执法监督和追责力度。但追责时效也有其限制,在特殊情况下需依据
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被赡养人或与赡养纠纷有利害关系的人可以通过起诉要求子女承担赡养责任的法律问题。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在哪些情况下子女可以不履行赡养义务,并提供了维护赡养权利的方法,包括寻求社区帮助、提起民事诉讼和追究刑事责任等。
劳动法中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方法。包括工作年限的计算、经济补偿的计算标准、计算基数以及计算封顶等方面的内容。详细解释了劳动者在单位的工作年限、经济补偿的计算依据和原则、工资计算基数的确定以及针对高端劳动者的特殊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