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样式供各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刑事案件时使用。 二、开庭时,审判长(员)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依次核对当事人是否到庭,宣布案由,宣布审判人员、书记员、公诉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鉴定人和翻译人员的名单,告知当事人诉讼权利和义务
2024-06-13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八十八条的规定,如果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真诚悔罪,并通过向被害人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方式获得被害人谅解,那么双方当事人可以和解。具体而言,适用
2024-06-13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应追究刑事责任的,能不能申请国家赔偿,要看案件的相应机关有没有侵犯当事人利益的行为,例如逮捕后不追究刑事责任的,就可以申请国家赔偿。免予追究刑事责任即一个人的行为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已构成了犯罪,但由于具有某些情节或者特殊情况
2024-06-12
管辖权异议,是指当事人认为受诉法院或受诉法院向其移送案件的法院对案件无管辖权时,而向受诉法院或受移送案件的法院提出的不服管辖的意见或主张。
2024-06-11
诉讼地位包含众多,比如诉讼当事人在民事诉讼中,虽有原告、被告、第三人等不同的诉讼称谓,但在诉讼过程中的诉讼地位是平等的,不分优劣和高低。因此,刑事诉讼法与刑法关系密切,学习刑事诉讼法必须对刑法有所了解。
2024-06-10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对于不需要逮捕、拘留的犯罪嫌疑人,可以传唤到其所在市、县内的指定地点或住处进行讯问,但必须出示相关证明文件。对于在
2024-06-10
刑事案件在作出了终审判决之后,可能当事人还会对判决的结果或者裁定的结果不服,这个时候判决、裁定会生效,但当事人也是可以向法院或者检察院申诉的,这样就有可能启动再审程序。那一般刑事诉讼再审审理期限是多久呢? (一)本院作出的终审裁判,符合再审立案
2024-06-09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的原则:“两便”原则,即既便于当事人进行诉讼,又便于人民法院进行审理;“双保护”原则即既保护刑事受害人合法权益,又保护诉讼中民事受害人合法权益。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附带
2024-06-09
1、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可以对本院第一审判决、裁定中的附带民事诉讼部分提出上诉,对被告人的上诉权,不得以任何借口加以剥夺。 2、不服判决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十日,不服裁定的上诉和抗诉期限为五日,从接到判决书、裁定书的第二日起算
2024-06-08
依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超期羁押的,当事人有权要求解除羁押措施,并且有权请求国家赔偿。第九十七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被采取强制措施法定期限届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予以释放、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或者依法变更强制
2024-06-04
依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开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2人死亡的,会构成交通肇事罪,而肇事者要不要请律师,由当事人自行决定。人民检察院自收到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材料之日起三日以内,应当告知犯罪嫌疑人有权委托辩护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押期间要求委托辩护人的,人
2024-06-03
刑事诉讼法第187条第1款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应当组成合议庭,开庭审理。合议庭经过阅卷,讯问被告人,听取其他当事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意见,对事实清楚的,可以不开庭审理。对人民检察院抗诉的案件,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开庭审理。"这一条款规定了第
2024-06-03
据了解,被申请人 与本案 是 ,联系密切。为避免本案的不公正处理,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要求回避。首先,对于办案人员与本案相关人员有特定关系的,应当回避。如办案人员是当事人或者是当事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近亲属,以及本人或者其他近亲
2024-06-03
刑事不可以反诉检察院,只能以本案原告为对象提起反诉。反诉,是指在一个已经开始的民事诉讼程序中,本诉的被告以本诉原告为被告,向受诉法院提出的与本诉有牵连的独立的反请求。该权利亦是当事人法律地位平等原则的重要体现。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自诉案件的被告
2024-06-03
第一百五十五条 公诉人在法庭上宣读起诉书后,被告人、被害人可以就起诉书指控的犯罪进行陈述,公诉人可以讯问被告人。被害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经审判长许可,可以向被告人发问。审判人员应当听取公诉人、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意见
2024-06-02
刑事诉讼法规定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可以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但是不能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接受抗诉的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审判抗诉的案件,审理期限适用前款规定;对需要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的,应当
2024-06-01
如何应对家庭暴力问题,介绍了相关的合法途径和法律知识。受害者可以向所在单位、居民委员会等机构投诉求助,也可向公安机关报案或起诉。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及时劝阻正在发生的家庭暴力行为。同时,文章还详述了学校、医疗机构等单位的责任,公安机关的职责,以及对
高利贷的风险和法律问题。高利贷具有剥削和非生产性质,借款人主要将借款用于非生产支出。在民间借贷中,应注意订立借款合同、收条出具、借款利息、借款用途和担保等法律问题。借款合同应保存借款人身份证明文件,收条应明确记录收款形式;借款利息不得预先在本金中扣除
交通事故责任书的出具时间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需与检验、鉴定机构约定完成检验、鉴定的期限,一般为不超过20日,并将检验、鉴定报告复印件送达当事人。同时,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在现场调查或检验、鉴定结论确定之日起一定时间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对
网上泄漏他人隐私的法律责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侵害他人隐私的行为需承担侵权责任。个人信息泄露会导致垃圾信息骚扰、冒名办卡和信用透支、不法活动、账户资金被盗用及个人名誉受损等风险。此外,《民法典》也保护个人隐私,规定侵权者需承担相应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