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家规定,从2009年1月1日起,按照绩效工资制度,义务教育学校的正式工作人员将涨工资。绩效工资总量将根据学校工作人员的基本工资和津贴补贴水平确定,其中教师的津贴补贴平均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绩效工资分为基础性和奖励性两部分,基础性绩
2024-07-20
第七十三条 公务员实行国家统一的职务与级别相结合的工资制度。国家建立公务员工资的正常增长机制。公务员按照国家规定享受地区附加津贴、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岗位津贴等津贴。公务员在定期考核中被确定为优秀、称职的,按照国家规定享受年终奖金。公务员在法定工作日之
2024-03-04
案例二、某市人事局出台一系列改革和优化公务员管理的举措:第一项改革是推行聘任制公务员。李某经过考试成为了本市某机关的一名聘任制公务员。聘任制公务员按照国家规定实行协议工资制,具体办法由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规定。
2024-01-25
(一)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和离退休人员死亡一次性抚恤金标准和计发办法,按照民政部、人事部、财政部《关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及离退休人员死亡一次性抚恤发放办法的通知》的规定执行。本《通知》下发的后,《人事部、财政部关于工资制度改革后事业单位工作
2023-09-23
财政部官员透露,中国明年将对公务员工资结构进行调整。内容包括以下三项:简化公务员工资结构;实行职务与级别相结合的工资制度;适当拉开职务间工资差距。 据了解,财政部推出的这一举措是中央有关改革完善党政机关职级工资制度计划的具体落实。据了解,在深圳,
2023-09-01
我国公务员实行职级工资制,即职务级别工资制。它是在总结我国40多年来实行的职务等级工资制与以职务工资为主的结构工资制的经验教训并吸收了国外公务员工资制的长处的基础上确定的,其构成可分为职务工资、级别工资、基础工资和工龄工资四个组成部分。 职务工资
2023-08-24
公务员的工资与自身的职务和级别息息相关,如果你的职务和级别比一般人高,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那么你的工资也会比别人多。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公务员职级工资制改革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这意味着,中国公务员工资制度的原则中,即规定了要定期给公
2023-08-23
公务员实行职级工资制,工龄工资的发放标准与公务员职级挂钩。公务员工资制度坚守四个原则,正常增资原则、平衡比较原则、物价补偿原则、法律保障原则。下文中,手心律师网小编将为大家带来公务员职级工资制改革具体规定,欢迎大家阅读。 省政府直属副厅局机构的
2023-08-23
虽然现在的公务员已经不是真正的铁饭碗了,但是公务员的工薪福利也吸引着大量的人。最近,国家又对公务员职级工资制进行了进一步的改革,国家的改革措施也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焦点。 根据《公务员法》第七十三条规定,公务员实行国家统一的职务与级别相结合的工资制
2023-08-22
1、绩效工资又称绩效加薪、奖励工资或与评估挂钩的工资,是以职工被聘上岗的工作岗位为主,根据岗位技术含量、责任大小、劳动强度和环境优劣确定岗级,以企业经济效益和劳动力价位确定工资总量,以职工的劳动成果为依据支付劳动报酬,是劳动制度、人事制度与工资制
2023-08-17
根据《公务员法》第七十三条规定,公务员实行国家统一的职务与级别相结合的工资制度。这一规定奠定了公务员工资制度的基本框架,为今后改革和完善公务员工资制度提供了法律依据。办事员2800元;科员3000元;副科级3100元;正科级3300元;副处级3600元;正处级4000元;副厅级44
2020-05-25
按照我国公务员法的规定: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公务员实行国家统一的职务与级别相结合的工资制度。国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提高公务员的福利待遇。公务员因公致残的,享受国家规定的伤残待遇。公务员除法定节
2020-05-25
公务员法第十九条关于公务员级别的设计,体现了增强级别激励功能、完善职务与级别相结合的激励保障机制的指导思想。级别是确立工资以及其他有关待遇的重要依据。1956年确立的职务等级工资制规定,级别既是领取工资的唯一依据,又是任职的参考值。关于确定级别的依据,公
2020-05-25
违约金的定义、性质、分类和法律特征。违约金分为法定和约定两种类型,具有赔偿性和惩罚性。中国某进出口公司因未实际估计自身履约能力,签订了一份无法按时履行的合同,最终支付巨额违约金。为防范此类欺诈,应了解自身实际履约能力,签订合同时需实事求是,确保能在规
如何应对家庭暴力问题,介绍了相关的合法途径和法律知识。受害者可以向所在单位、居民委员会等机构投诉求助,也可向公安机关报案或起诉。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及时劝阻正在发生的家庭暴力行为。同时,文章还详述了学校、医疗机构等单位的责任,公安机关的职责,以及对
共同海损的定义和成立条件,包括共同海损的组成部分和成立条件的详细解释。通过案例分析,讨论了共同海损的争议问题,包括是否属于共同海损以及适航性问题和告知义务的争议焦点。
网上泄漏他人隐私的法律责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侵害他人隐私的行为需承担侵权责任。个人信息泄露会导致垃圾信息骚扰、冒名办卡和信用透支、不法活动、账户资金被盗用及个人名誉受损等风险。此外,《民法典》也保护个人隐私,规定侵权者需承担相应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