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与经营者在发生争议后,就与争议有关的问题进行协商,在自愿、互谅的基础上,通过直接对话摆事实、讲道理,分清责任,达成和解协议,使纠纷得以解决的活动。事实上,日常生活中大量的消费者权益争议都是通过这种方式解决的。消费者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
2024-04-17
安全权具体包括消费者生命安全权、健康安全权、财产安全权等。侵犯安全权的行为有:经营者出售过期的商品;出售变质的食品或食品中含有对身体有害的物质;出售伪劣产品等。这些行为致使消费者的人身、财产受到损害。即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善不受损害的权利,如食物不卫生而致
2024-04-10
首先,从立法本意和社会效果来看,食品安全法宗旨在保证食品安全,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如果以造成了生命或财产等其他损害后果为前提,将不利于维护市场良好秩序、惩治制假售假者的目的实现,有悖立法初衷。 其次,消费者购买到假冒伪劣产品,实际上是支
2024-03-30
假冒伪劣商品指的是质量不符合国家标准的商品,不仅包括不合格产品,还包括侵犯知识产权的商品。知假买假行为通常不受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保护,但仍可适用一般民法通则和合同法保
2024-03-24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消费者购买到假冒伪劣产品后,可以采取以下方式进行处理:一是请求消费者协会或其他合法调解组织进行调解;二是向相关行政部门进行投诉;三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等。根据法律规定,当消费者与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时,可以
2024-03-20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如果生产者或经营者销售假冒产品,消费者有权要求其承担民事责任,包括修理、重作、更换、退货、补足商品数量、退还货
2024-03-09
第五十五条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3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500元的,为500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2024-03-04
根据《刑法》第一百四十条,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犯罪行为将受到严厉处罚。如果销售金额在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将被判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
2024-03-04
消费者遭遇产品质量问题如何处理呢?下面就让小编来告诉您吧! 近日,四川省高院审理一起生产、销售伪劣产品案,被告人杨某在眉山开了一家食品公司,用病死猪牛马肉混入原料中,制作牛肉干,销售金额达900余万元。眉山中院一审判决杨某犯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判
2024-02-09
如果摄影师操作失误导致照片他全都拍虚了,或者拍的片子丢失等人为以及照片本身的质量问题,可以要求影楼重拍同时提供相应的赔偿。如果影楼拒绝或者拖延不解决问题,建议和负责人协商沟通,协商不成可以向消协投诉或另向工商管理部门反应情况。我国,假冒伪劣产品充斥于
2024-02-08
可以通过以下途径举报假冒伪劣产品: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举报,向媒体披露违法经营行为,或向消费者协会举报。《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三十九条对此有明确规定。根据该法律,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时,可以通过协商解决、调解组织调解、向行政部
2024-02-05
购物时买到伪劣产品是很常见的情况,但如何维权呢?首先,消费者可以尝试与经营者自行协商解决纠纷,要求赔偿。其次,双方可以达成和解协议,解决矛盾。如果没有解决,消费者可
2024-02-04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因广告投放合同产生纠纷的,当事人可以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可以申请仲裁或者向法院提起诉讼。广告的电器根本就是假冒伪劣产品而被宣传地神乎其神的好时,消费者购买并使用该商品,轻则,电器发生爆炸,电器自身损毁。重则,电器爆炸造成消费者
2024-01-11
假冒伪劣商品的赔偿标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十九条: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一倍。
2024-01-11
假冒伪劣产品最高赔偿三倍,三倍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需要加倍赔偿,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
2024-01-03
,是指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达5万元以上的行为。侵犯了国家对产品质量的上述管理制度,生产、销售不符合产品质量标准的伪劣产品扰乱产品质量监督管理秩序,侵犯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客观方面
2023-12-28
违约金的定义、性质、分类和法律特征。违约金分为法定和约定两种类型,具有赔偿性和惩罚性。中国某进出口公司因未实际估计自身履约能力,签订了一份无法按时履行的合同,最终支付巨额违约金。为防范此类欺诈,应了解自身实际履约能力,签订合同时需实事求是,确保能在规
如何应对家庭暴力问题,介绍了相关的合法途径和法律知识。受害者可以向所在单位、居民委员会等机构投诉求助,也可向公安机关报案或起诉。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及时劝阻正在发生的家庭暴力行为。同时,文章还详述了学校、医疗机构等单位的责任,公安机关的职责,以及对
共同海损的定义和成立条件,包括共同海损的组成部分和成立条件的详细解释。通过案例分析,讨论了共同海损的争议问题,包括是否属于共同海损以及适航性问题和告知义务的争议焦点。
网上泄漏他人隐私的法律责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侵害他人隐私的行为需承担侵权责任。个人信息泄露会导致垃圾信息骚扰、冒名办卡和信用透支、不法活动、账户资金被盗用及个人名誉受损等风险。此外,《民法典》也保护个人隐私,规定侵权者需承担相应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