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刑事诉讼法》第46条规定:公诉案件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亲属,自案件移送审查起诉之日起,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公诉案件中被害人的代理,是指律师或其他公民接受公诉案件中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亲属的委托,担任被害人的代理人参加诉讼。对不起诉的
2024-05-27
刑事诉讼代理是指代理人接受被害人、自诉人或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的委托,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参加诉讼活动的一项法律制度。代理人可分为法定代理和委托代理,其范围、权利和义务不同
2024-05-17
拿不到刑事谅解书,也就是受害人不接受或者不满意嫌疑人的赔偿,嫌疑人可以委托律师进行调解,尽量满足受害人的请求。第二百七十七下列公诉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真诚悔罪,通过向被害人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方式获得被害人谅解,被害人自愿和解的,双方当事人可以和
2024-05-11
③律师担任诉讼代理人的,不得同时接受同一案件二名以上被害人的委托,参与刑事诉讼活动。 3、离任法官和检察官①法官检察官从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离任后两年内,不得以律师身份担任诉讼代理人或者辩护人;②法官、检察官从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离任后,不得担任原任
2024-05-07
(二)公诉案件中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亲属,自案件移送审查起诉之日起,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诉讼代理人的。刑事诉讼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民可以向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援助:
2024-04-30
在司法实践中,一些刑事案件的受害人可以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受害人可以委托代理律师进行民事部分的诉讼。刑事被害人代理委托书应包括委托人和受委托人的姓名、性别、工作单
2024-04-29
在民事案件中,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律师。刑事诉讼诉讼中,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本人、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委托的人可以为其委托律师,或者人民法院指定律师。被害人本人、法定代理人、近亲属;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自诉案件的
2024-04-25
法律还规定,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或者近亲属,也可以为被害人委托诉讼代理人,比如有的被害人是未成年人,其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作为法定代理人,就可以为该未成年人请诉讼代理人,有的被害人因伤重等原因,其近亲属也可以为其请诉讼代理人。为了便于被害人行使这一权利,人
2024-04-21
公诉案件中刑事诉讼部分由检察机关提起诉讼,如果是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被害人的亲属可以委托代理人。被害人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如果是国家财产、集体财产遭受损失的,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的时候,可以提起附带
2024-04-21
依据律师服务收费管理办法的规定,刑事案件委托律师辩护的,采取的是政府指导价,委托律师需要多少服务费,由所以地的指导价确定。(三)代理国家赔偿案件;(四)为刑事案件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咨询、代理申诉和控告、申请取保候审,担任被告人的辩护人或自诉人、被害人的诉
2024-04-18
(一)依法请求国家赔偿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对前款规定以外的法律援助事项作出补充规定。自诉案件的自诉人或者公诉案件的被害人不满18周岁,在刑事诉讼或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诉讼代理人的,当事人可以向法律援助机构提出法律援助申请。
2024-04-17
辩护词的首部包括标题、对审判人员的称呼和前言。前言部分需要说明辩护人出庭的合法性,包括受被害人委托或受人民法院指派,并说明开庭前所做的工作和基本辩护观点。正文部分
2024-04-12
死刑判决后判决书传达的时间为:当庭宣判的死刑判决,应在五日内送达检察院、当事人、辩护人以及诉讼代理人;定期宣判的,应立即送达检察院、当事人、辩护人以及诉讼代理人。对被害人死亡的案件,被害人近亲属申请获取裁判文书的,受委托进行宣判的人民法院应当提供。
2024-04-08
公诉案件中被害人的代理,是指律师或其他公民接受公诉案件中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亲属的委托,担任被害人的代理人参加诉讼。我国刑事诉讼法第40条规定:公诉案件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亲属,自案件移送审查起诉之日起,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被害人的诉讼代
2024-04-06
在人民法院审判阶段,公诉案件的被害人、自诉案件的自诉人等刑事诉讼当事人可以委托诉讼代理人参与刑事诉讼,使自己的权益得到充分保护。公诉案件从案件移送审查起诉的那天起,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应当告诉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其近亲属、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
2024-03-28
法庭审理是审判活动的核心活动,因而对法庭审理活动进行监督是刑事审判监督的重点之一。受理诉讼参与人及其他相关人员的申诉、控告、检举,处理人民群众来信来访,包括讯问被告人、听取被害人和被告人、被害人委托的人的意见,询问证人。刑事审判监督,是指人民检察院对
2024-03-22
公司监事的法律职责和义务,包括审查公司财务、监督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履职情况、纠正损害公司利益行为等职责,以及监事违法执行职务时的法律责任。监事有权提出罢免建议、召开临时股东会会议、向股东会提出提案等。如果监事违反法律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需承担相应的赔
行政处罚的追责时效相关规定。根据《行政处罚法》,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行政机关不再追究行政法律责任。追责时效的设定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保护行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使行政机关加强执法监督和追责力度。但追责时效也有其限制,在特殊情况下需依据
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被赡养人或与赡养纠纷有利害关系的人可以通过起诉要求子女承担赡养责任的法律问题。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在哪些情况下子女可以不履行赡养义务,并提供了维护赡养权利的方法,包括寻求社区帮助、提起民事诉讼和追究刑事责任等。
劳动法中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方法。包括工作年限的计算、经济补偿的计算标准、计算基数以及计算封顶等方面的内容。详细解释了劳动者在单位的工作年限、经济补偿的计算依据和原则、工资计算基数的确定以及针对高端劳动者的特殊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