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产物权转让时,当事人又约定由出让人继续占有该动产的,物权自该约定生效时发生法律效力。动产物权的转移是以交付作为生效的前提条件,而不以登记作为生效的前提条件。在售后回租的融资租赁合同的法律关系中,承租人将租赁物出售给出租人时,又与出租人约定,在租赁物
2023-08-14
私自抵押租赁物的,要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双方当事人在签订融资租赁合同时,对于违约情况有明确规定时,出现违约行为,应该按照合同中的规定执行,如果在签订合同中没有约定违约情况,应该按照实际的损失赔偿。
2023-07-23
虽然《民法典》明确规定,融资租赁合同是指出租人根据承租人对租赁物的选择和指定,自行购买租赁物并出租给承租人,承租人向出租人支付租金的行为。但随着交易模式的不断更新和演变,关于融资租赁合同的简单定义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清晰界定新型民间金融行为的功能。融资
2023-07-03
鉴于,原承租人与出租人已经签订了《融资租赁合同》现原承租人拟将融资租赁合同项下的所有权利与义务全部转让给新承租人,新承租人与出租人同意上述转让。设备融资租赁合同是双方协商之后进行签订的合同,合同的内容应该协商一致之后才进行签字,担保人在此确认并同意本
2023-07-0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七百三十五条,融资租赁合同是出租人根据承租人对出卖人、租赁物的选择,向出卖人购买租赁物,提供给承租人使用,承租人支付租金的合同。我国《民法典》规定融资租赁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当事人未采用书面形式的,该合同应确定为无效,因此
2023-06-30
融资租赁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第七百三十七条 当事人以虚构租赁物方式订立的融资租赁合同无效。金融风险因融资租赁具有金融属性,金融方面的风险贯穿于整个业务活动之中。如今,融资租赁是一种新型的融资方式。如果在传统租赁中,出租人是有义务向承租人提供设备的保
2023-06-30
出租人可以与承租人约定租赁期限届满时租赁物的归属,可以归出租人所有,也可以归承租人所有。因为在融资租赁合同中,承租人可对租赁物的归属有选择权,承租人可支付一定的价格取得租赁物的所有权。融资性售后回租指的是物件的所有者先将物品进行售卖给相关租赁公司,之
2023-06-30
典型的融资租赁模式是直租,此时存在三方主体,即出卖人、出租人(买受人)、承租人。但是,当融资租赁的出卖人与承租人主体同一之时,就出现了售后回租的情形。售后回租是指承租人为了实现其融资目的,将其自有物的所有权转让给出租人,再从出租人处租回的交易方式。售后
2023-06-30
售后回租的卖方是客户本身,交易过程中的供应商变成了承租方自身。融资性售后回租的标的物是当时承租人出售的动产或不动产,融资租赁的标的物是融资公司自行购置再出租给承租人。融资租赁是集融资与融物、贸易与技术更新于一体的新型金融产业。
2023-06-30
融资租赁的三种形式为:直接租赁:该种租赁是指出租方直接向承租人提供租赁资产的租赁形式。经营租赁租赁期内资产的风险与报酬仍归出租人。经营租赁租期远远短于资产有效使用年限;融资租赁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融资,租期一般为资产的有效使用年限,几乎只需通过一次出租,
2023-06-30
融资租赁是集融资与融物、贸易与技术更新于一体的新型金融产业。根据《民法典》第七百三十五条规定,融资租赁合同是出租人根据承租人对出卖人、租赁物的选择,向出卖人购买租赁物,提供给承租人使用,承租人支付租金的合同。回租租赁是指设备的所有者先将设备按市场价格
2023-06-30
融资性售后回租法律风险是可能会产生相应的一些经济纠纷。一般认为融资性售后回租是融资租赁的一种。实务界一般将融资性售后回租归为融资租赁业务的类型,简称为“回租”业务。而在融资性售后回租的场景下,出卖人和承租人为同一人。缺乏“融物性”特征的“回租”不属于
2023-06-29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七百三十五条,融资租赁合同是出租人根据承租人对出卖人、租赁物的选择,向出卖人购买租赁物,提供给承租人使用,承租人支付租金的合同。我国《民法典》规定融资租赁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当事人未采用书面形式的,该合同应确定为无效,因此
2023-06-28
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因此,融资租赁合同发生纠纷后,要及时向法院起诉,主张权利,以免超过时效,而得不到法律保护。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融资租赁合同纠纷,是指出租人与承租人之间对融资租赁合同的履行情
2023-06-12
4、租赁物不应是用于个人消费的消费品,由于目前融资租赁合同的承租人还不包括自然人,因此,个人消费品也不可能成为融资租赁合同的标的物。
2022-10-22
第七百三十五条:融资租赁合同是出租人根据承租人对出卖人、租赁物的选择,向出卖人购买租赁物,提供给承租人使用,承租人支付租金的合同;融资租赁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2022-09-14
公司监事的法律职责和义务,包括审查公司财务、监督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履职情况、纠正损害公司利益行为等职责,以及监事违法执行职务时的法律责任。监事有权提出罢免建议、召开临时股东会会议、向股东会提出提案等。如果监事违反法律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需承担相应的赔
行政处罚的追责时效相关规定。根据《行政处罚法》,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行政机关不再追究行政法律责任。追责时效的设定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保护行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使行政机关加强执法监督和追责力度。但追责时效也有其限制,在特殊情况下需依据
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被赡养人或与赡养纠纷有利害关系的人可以通过起诉要求子女承担赡养责任的法律问题。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在哪些情况下子女可以不履行赡养义务,并提供了维护赡养权利的方法,包括寻求社区帮助、提起民事诉讼和追究刑事责任等。
劳动法中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方法。包括工作年限的计算、经济补偿的计算标准、计算基数以及计算封顶等方面的内容。详细解释了劳动者在单位的工作年限、经济补偿的计算依据和原则、工资计算基数的确定以及针对高端劳动者的特殊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