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现行专利法第二十条的规定,中国单位或者个人将其在国内完成的发明创造向外国申请专利的,应当先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申请专利。对此,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已经注意到这一问题,其在《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第三次修改研究课题指南》中,将外商在华研发成果专利申请问题
2023-11-11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受理处,需要查询一下当地的编码。《专利法实施细则》第九十六条专利权人未按时缴纳授予专利权当年以后的年费或者缴纳的数额不足的,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应当通知专利权人自应当缴纳年费期满之日起6个月内补缴,同时缴纳滞纳金;滞纳金的金额按照每超
2023-11-05
12国际申请的申请人对国家知识产权局根据专利法实施细则第一百一十五条规定所作复查决定不服的;
2023-10-18
在审查程序中,申请人应审查员要求陈述意见或进行修改或补正以后,专利局认为申请仍不符合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规定的,应当作出驳回申请的决定,书面通知申请人。申请人对专利局驳回申请的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通知之日起3个月内向专利局复审委员会请求复审。发明专利
2023-10-18
专利申请人对专利局驳回申请的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通知之日起3个月内向专利局复审委员会请求复审。在专利审查程序中,专利申请人应审查员要求陈述意见或进行修改或补正以后,专利局认为申请仍不符合《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规定的,将作出专利驳回申请的决定,并通知
2023-10-15
不是必须复审,根据当事人的意愿决定。专利申请人对专利局驳回申请的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通知之日起3个月内向专利局复审委员会请求复审。在专利审查程序中,专利申请人应审查员要求陈述意见或进行修改或补正以后,专利局认为申请仍不符合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规定的,
2023-10-05
(一)专利申请人对不予受理其申请不服的;(二)专利申请人对申请日的确定有争议的;(七)专利权人对专利权终止不服的;(八)专利申请人、专利权人因耽误有关期限导致其权利丧失,请求恢复权利而不予恢复的;专利复审委员会进行复审后,认为复审请求不符合专利法实施细则的要
2023-09-27
申请不符合《专利法》所称发明的规定的,此时是指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申请属于《专利法》第五条、二十五条的规定,或者不符合《专利法》第二十二条,《专利法实施细则》第十三条第一款、第二十条第一款、二十一条第二款的规定,或者依照《专利
2023-09-22
8、取得专利权的发明创造违反《专利法实施细则》第十二条关于“同样的发明创造只能获得一项专利”的要求。
2023-09-15
根据《专利法》第四十一条的规定,专利申请人对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驳回申请的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个月内,向专利复审委员会请求复审。请求人未针对专利局所作出的驳回决定提出复审请求的,复审请求将不予受理。中国专利法实施细则对于专利申请应当予以驳
2023-09-10
《专利法实施细则》第七十九条规定,专利行政部门应当事人的请求,可以对“专利权归属纠纷”进行调解。第八十一条对专利权权属纠纷调解的地域管辖作了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专利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一条已将“专利权权属纠纷案件”作为人民法院受
2023-08-21
一般在对方提出专利权无效的申请的时候,专利人就可以进行答辩了。专利权有其保护期限,也有其终止的情况。所谓专利权无效,是在专利权授予之后,被发现其具有不符合《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中有关授予专利权的条件,并经专利复审委员会复审确认并宣告其无效的情形,被宣
2023-08-09
对于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侵权的认定方法,法院基本上采用的是分三步走的方法。即首先要明确专利权人请求保护的是什么。根据《专利法》第59条规定,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根据《专利法实施细则第》二十一条之规定,权利要求书应当
2023-07-11
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创造应当具备的条件包括形式条件和实质性条件两个方面。形式条件是指应当以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规定的格式,书面记载在专利申请文件上,并依据法定程序履行各种必要的手续。专利法规定,授予专利权的外观设计,应当同申请日以前在国内外出版物上公开发表
2023-01-29
但是,已经被批准授予专利权的,不得作为要求本国优先权的基础,其目的是为了避免重复授权。专利申请驳回是对不符合《专利法》规定的专利申请予以驳回不授予专利的决定。中国专利法实施细则对于专利申请应当予以驳回的情形作了明确规定。因为对一个专利可能涉嫌到重复申
2023-01-09
职务发明人报酬是:一项发明的资金最低不少于三千元,一项实用新型专利资金最低不少于一千元,另外需要从相关发明专利的收益过程中提取一定百分比的收益分成。职务发明人有权要求单位支付相关的报酬。目前,我国《专利法》及《专利法实施细则》对职务发明的奖励和报酬作
2022-10-26
公司监事的法律职责和义务,包括审查公司财务、监督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履职情况、纠正损害公司利益行为等职责,以及监事违法执行职务时的法律责任。监事有权提出罢免建议、召开临时股东会会议、向股东会提出提案等。如果监事违反法律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需承担相应的赔
行政处罚的追责时效相关规定。根据《行政处罚法》,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行政机关不再追究行政法律责任。追责时效的设定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保护行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使行政机关加强执法监督和追责力度。但追责时效也有其限制,在特殊情况下需依据
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被赡养人或与赡养纠纷有利害关系的人可以通过起诉要求子女承担赡养责任的法律问题。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在哪些情况下子女可以不履行赡养义务,并提供了维护赡养权利的方法,包括寻求社区帮助、提起民事诉讼和追究刑事责任等。
劳动法中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方法。包括工作年限的计算、经济补偿的计算标准、计算基数以及计算封顶等方面的内容。详细解释了劳动者在单位的工作年限、经济补偿的计算依据和原则、工资计算基数的确定以及针对高端劳动者的特殊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