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罪侵犯的客体是医疗单位的工作秩序,以及公民的生命健康权利。犯罪对象是生命健康安全正遭受病魔侵害的病人。所以,倘若救治措施不能客观上起到控制病情发展的作用,则必然由于病情发展而引起人体健康的更大损害,直至导致伤残、功能障碍和死亡结果。本罪主体为
2024-04-10
三者是相辅相承的,三者同时成立,则医疗事故就构成了,其中任一要件不存在,结果就是否。申请人XX,系XX人,现将申请人因冻结肩在被申请人医院住院治疗,因该院医疗事故导致申请人肩关节功能丧失的事实经过陈述如下:。请求XX市医学会秉公鉴定,弘扬正义,依法维护申请
2024-03-31
但并不是构成医疗事故就一定构成医疗事故罪,医疗事故多为医方承担民事责任的依据,少数为承担行政责任的依据,极少数满足医疗事故罪构成要件的行为才有可能成立医疗事故罪。
2024-03-27
《医疗事故处理办法》第24条规定:"医务人员由于极端不负责任,致使病员死亡,情节恶劣已构成犯罪的,对直接责任人员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以上就是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整理的最新医疗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的相关内容。综上,医疗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包括
2024-03-20
随着《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民事诉讼证据若干规定》的颁布,医疗事故损害赔偿纠纷呈现增加趋势,医患矛盾日益突出。为了保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司法界亟需深入探究医疗损害赔偿责任问题。医疗损害赔偿责任涉及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患者可以选择追究医疗机构的违约责
2024-03-13
不构成医疗事故不能绝对排除医疗过错的存在,也就是说,人民法院在审理医患纠纷案件时,对于不构成医疗事故,但是经审理能够认定医疗机构存在民事过错、符合民事侵权构成要件的,应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等法律关于过错责任的规定,确定医疗机构应当承担的民
2024-03-10
必须是依法取得执业许可的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如果没有执业资格的人员行医按非法行医处理,不能进入医疗事故鉴定程序。医疗纠纷包括医疗事故纠纷和其他医疗纠纷。因此,它的主体、行为的违规性、主观方面具有过失、患者存在人身损害后果以及医疗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存在
2024-02-10
我国《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二条规定:“本条例所称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作为行政法规的《条例》规定医疗事故的行政处理与民事赔偿两方面的
2024-01-30
医疗事故罪是指医务人员在违反规章制度的情况下,造成患者死亡或严重伤害的行为。医疗事故罪的主体是指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并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医务人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
2024-01-30
医疗过失是医务人员在诊断护理过程中所存在的失误。医疗过错是指医务人员在诊疗护理等医疗活动中的过错。这些过错往往导致病人的不满意或造成对病人的伤害,从而引起医疗纠纷。综上所述,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是不同的,唯一的相同点就是两者都只发生在医院与患者之间,两
2024-01-23
在这里,过失就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对患者应负注意义务的疏忽大意或过于自信。(三)必须有人身损害的事实发生,且该人身损害应当达到《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确定的损害程度。同时第4条将其他损害后果限定在“明显”的程度上,也就是说,除死亡、残废、功能障碍外的其
2024-01-19
刑事责任是一种最严厉的法律责任,可以剥夺犯罪人的财产权、政治权和人身自由,甚至生命。犯罪主体是犯罪的构成要件之一,指的是实施犯罪行为并对自己的罪行负刑事责任的人。犯
2024-01-12
人民法院在审理医疗纠纷案件时,对不构成医疗事故,但经审理能够认定医疗机构存在过错的误诊行为,符合民事侵权构成要件的,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确定医疗机构承担责任。我国《刑法》第三百三十五条规定,“医务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造成人员死亡或严重
2024-01-09
医疗事故在满足一般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后就应该承担赔偿责任。患者或者其近亲属不配合医疗机构进行符合诊疗规范的诊疗的,医疗机构不承担赔偿责任;在此场合下,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也有过错的,也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碰到医疗事故时,当事人及其家属要尽量冷静处
2023-12-12
可见,只有那种“为结果提供现实性”而“必然引起结果发生的”“诊疗护理过失”,即成为“原因”或是“主要原因”的过失,才能成为“医疗事故构成要件”意义上的“过失”。
2023-12-09
犯罪必须具备的四个构成要件之一是犯罪主体,是指实施犯罪行为,依法对自己罪行负刑事责任的人。除了人们熟悉的自然人犯罪,我国刑法还有法人刑事责任的规定,法人刑事责任的实现包括单罚制和双罚制两种基本形式。双罚制是指在法人实施了犯罪而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情况下
2023-12-03
行政诉讼的时效规定。包括复议申请、直接起诉、特殊情况延长期限、行政机关履行职责、未告知诉权或起诉期限、不知道具体行政行为内容和超过起诉期限的原因等方面的规定。旨在明确行政诉讼的时效要求和相关规定,以保障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新《民诉法》下的诉讼保全程序,包括担保要求、申请方式、财产保全措施、诉前和诉讼中的保全申请时间以及保全对象的界定。担保不是必须的,法院有一定的裁量权;申请方式包括书面和口头;保全措施包括查封、扣押等;诉前保全在起诉前,诉讼保全在诉讼程序开始后;保全对
建筑法中承包单位违法转包行为的相关内容。承包单位违法转包行为被明确界定为不派出项目管理班子、不进行质量、安全等管理,将承包工程全部或分包转包给他人的行为。合法分包则需满足四个条件,包括总承包单位自行完成主体结构施工等。此外,文章还涉及了建设工程质量管
公司法中关于监事会的设立和职权的相关内容。包括监事会的组成和人数、成员的产生方式、监事会主席的职责、监事的任期及变动处理,以及监事和监事会的职权等方面。同时强调了监事在公司中的重要性和监督作用,并明确了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兼任监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