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女士在某外资快餐店就餐时,发生食管急性异物损伤并感染出血,导致住院30天,医疗费用为12837元。经法医鉴定证实其有异物损伤。万女士要求快餐店赔偿医疗费、误工费、营养费和精神损害赔偿费。法院认定事实为真,并判决快餐店赔偿万女士各项费用,包括6500
2024-10-31
离婚时,受害方是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的,也就是说离婚可以要精神损失费。这是为了维护我国新型的夫妻关系,保护离婚时无过错方的合法权益,预防和惩治重婚、婚外同居、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等行为。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离婚都可以要精神损失费,向过错方请求精神
2024-10-28
正因为如此,在确定精神损失费的数额时,必须将侵害人的主观过错作为重要的参考因素。侵权情节不同,反映出侵权人主观恶性程度和社会危害性的大小,使之成为确定精神损失费多少的另一重要因素。而对于那些毁人容貌,使人丧失视觉、听觉等器官功能或致人死亡者,其给受害
2024-10-22
周某和杨某在结婚典礼上雇佣了一家影楼进行全程录像,但录像因技术操作失误而毁坏。他们与影楼老板发生争执后将其告上法庭,要求赔偿精神损害赔偿金和退还服务费。法院认为影
2024-10-18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伤害侵权行为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是可以请求精神赔偿的,鉴于小女孩年龄太小,这些霸凌行为造成的心灵损伤,是可以请求涉事孩子家长赔偿精神损失的。第八条 因侵权致人精神损害,但未造成严重后果,受害人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一般不予支持,
2024-10-04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175条规定,被犯罪侵害的人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要求赔偿财产损失,而被害人死亡或丧失行为能力的情况下,其法定代理人或近亲属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然而,对于要求赔偿精神损失
2024-10-01
根据司法解释的规定,只有自然人可以提起精神损害赔偿诉讼,法人或其他组织不予受理。在提起民事诉讼时,当事人应当同时要求侵权人赔偿财产损失和精神损失。如果在侵权诉讼中未
2024-09-30
离婚损害赔偿新标准:1、受害方花费的起诉费、律师费、财产损失等实际物质消耗,可以要求过错方承担赔偿责任;2、精神损失费一般按照医疗鉴定书进行确认。夫妻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或者伪造夫妻共同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在离婚分割夫妻
2024-09-29
本案中,原告将拍有结婚活动内容的胶卷交给彩扩部冲印,但彩扩部遗失了胶卷。原告要求被告赔偿损失,并赔礼道歉。被告愿意赔礼道歉,但不同意赔偿精神损失。在开庭审理中,被告认识到遗失胶卷给原告造成了精神损害,并愿意给予经济补偿。经法院调解,原、被告达成协议,
2024-09-29
具体看撞伤程度,是否严重,是否给受害人带来精神损失。这也是精神损害赔偿的性质所决定的。从我国目前侵害“四权”的精神损害赔偿案件来看,赔偿数额的确定普遍偏低。
2024-09-21
精神损害赔偿是对侵权人的侵权行为造成的精神损失的抚慰,属于侵权责任的承担方式。虽然根据刑事诉讼法及其司法解释规定,受害人不能向被告人主张精神损害抚慰金,但如果有其他人需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则并不妨碍受害人向其他责任主体主张精神损害抚慰金。
2024-09-18
《国家赔偿法》第三条 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职权时有下列侵犯人身权情形之一的,受害人有取得赔偿的权利:。(一)违法拘留或者违法采取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的;第三十五条 有本法第三条或者第十七条规定情形之一,致人精神损害的,应当在侵权行为
2024-09-15
北京市房山区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财产损害赔偿纠纷案件。原告张某认为邻居宁某打死了她的宠物狗,并要求宁某赔偿经济损失和精神损失,并道歉。然而,法院驳回了原告的诉讼请求,原
2024-09-10
本文介绍了民事起诉状的定义和作用,以及提供了一个工伤赔偿案件的民事起诉状范例。该案件涉及原告在工作中受到噪声环境的损害导致职业性重度听力损伤,要求被告支付工资福利待遇、岗位津贴补偿费、助听器配制费和精神损失费,并承担诉讼费用。案件事实与理由部分详细描
2024-09-05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离婚损害赔偿一般是在离婚后三年内提出的,如果离婚二年后再提出的,法院一般是会受理的。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但是自权
2024-09-03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寻衅滋事行为造成他人受伤的,如果没有造成伤残的,主张精神损害赔偿人民法院是不会受理的。第一条 自然人因下列人格权利遭受非法侵害,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
2024-08-30
违约金的定义、性质、分类和法律特征。违约金分为法定和约定两种类型,具有赔偿性和惩罚性。中国某进出口公司因未实际估计自身履约能力,签订了一份无法按时履行的合同,最终支付巨额违约金。为防范此类欺诈,应了解自身实际履约能力,签订合同时需实事求是,确保能在规
如何应对家庭暴力问题,介绍了相关的合法途径和法律知识。受害者可以向所在单位、居民委员会等机构投诉求助,也可向公安机关报案或起诉。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及时劝阻正在发生的家庭暴力行为。同时,文章还详述了学校、医疗机构等单位的责任,公安机关的职责,以及对
共同海损的定义和成立条件,包括共同海损的组成部分和成立条件的详细解释。通过案例分析,讨论了共同海损的争议问题,包括是否属于共同海损以及适航性问题和告知义务的争议焦点。
网上泄漏他人隐私的法律责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侵害他人隐私的行为需承担侵权责任。个人信息泄露会导致垃圾信息骚扰、冒名办卡和信用透支、不法活动、账户资金被盗用及个人名誉受损等风险。此外,《民法典》也保护个人隐私,规定侵权者需承担相应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