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造成了严重的后果,那么侵犯了其名誉权,应当承担侵权责任。辱骂小三也是侵犯人权的。张某某未经当事人许可,多次公开发表对吴某某人身攻击和侮辱的言词,直接将吴某某的姓名、相片、真实的工作单位等个人身份信息,通过微信暴露于公共网络,称原告吴某某为“小三”
2024-09-18
网上公布他人身份证及个人信息是违法的,侵犯了公民的隐私权。隐私权是指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收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被侵犯隐私权可以向法院起诉,严重的话会追究刑事责任。实施行为的人有过错,或虽无过错,但仍
2024-09-01
根据侵权责任法,当你发现网站有不删除虚假信息的,在你通知网站后,网站是应当及时删除防止损失扩大的,网站依然不删除,从你通知网站那天起。损失由网站和侵权人一起承担连带责任。因果联系一般表现为直接和间接两种,笔者认为,侵害名誉权的构成必须是违法行为直接导
2024-08-15
网络侵权案件包括利用网络进行的名誉侵权、商誉侵权、电子邮件隐私侵权、个人信息侵权、网站经营者隐私权保护、中间服务商责任、垃圾邮件侵权、利用木马等程序的侵权等等。也就是说,不仅仅是“艳照门”事件,其他类型的如上所述的侵权事件,都属于网络侵权。市民一旦遭
2024-08-13
公布违法犯罪人员信息是属于一种权利,所以公布违法犯罪人员信息并不是侵权的行为,不承担侵权责任。侵权损害赔偿是一种适用非常普通、并经常出现的民事责任方式。
2024-08-11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原创作品被他人抄袭的,是属于侵犯著作权的行为,原创人可以向著作权管理部门投诉,要求抄袭人承担侵权责任。(一)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表演、放映、广播、汇编、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作品的,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七)未经著作权
2024-08-10
我国《民法通则》、《侵权责任法》、《信息网络侵权司法解释》规定了侵权人赔礼道歉、恢复名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2条,侵权人可能需要承担罚款,甚至拘留。《侵权责任法》第36条第2款规定:“网络用户利用网络服务实施侵权行为的,被侵权人有
2024-08-08
冒用他人名义属于民事侵权行为,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个人信息被其他公司冒用后能可以报案,索赔需要证明有损失。
2024-08-01
网络侵权,自然首先是有网络用户发起,网络用户就是网络侵权的始作俑者,毫无疑问是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的主体。在遭遇网络侵权时,直接与发布信息的网络用户交涉是保障权益的第一步,要求其删除信息,防止不当信息进一步传播,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2024-07-10
在网络上的侵权信息可能会经过多次的转载和分享,造成大规模传播。不能根据网络侵权被告人的居住地来界定侵权行为的发生地。侵权行为是民事主体违反民事义务,侵害他人合法权益,依法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
2024-06-29
网络侵权行为与传统侵权行为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即行为人由于过错侵害他人的财产和人身权利,依法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以及依法律特别规定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其他致人损害行为。《侵权责任法》首次规定网络侵权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三十六条网络用户
2024-06-18
房产交易信息是关系到个人的私生活,是属于个人隐私。侵害民事权益,应当依照本法承担侵权责任。本法所称民事权益,包括生命权、健康权、姓名权、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监护权、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著作权、专利权、商标专用权、发现权
2024-06-11
流浪狗伤人,应由原饲养人赔偿损失。根据《侵权责任法》,被遗弃、逃逸的动物在造成他人损害时,责任在原饲养人。根据狗牌上的信息,张先生可以找到原饲养人要求赔偿。然而,根据最高法院的解释,因伤口疼痛而哭闹不属于严重后果,所以精神损害赔偿难以获得支持。因此,
2024-05-27
网络环境下停止侵害更具紧迫性。根据《著作权法》第四十九条内容规定,但该条款描述的措施也存在一定的缺陷,该措施的缺陷在于需要权利人提供自己遭受损害的证明,并且需要法院的申请,这种方式对于制止紧迫状态的侵权行为明显不力。比如《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十
2024-05-18
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公民个人隐私依法不受他人侵犯,如果行为人泄露别人隐私轻则构成民事侵权,承担民事责任,重则面临治安管理处罚,承担行政责任,更严重者会触犯刑法,构成犯罪。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单位犯前三款罪的,
2024-05-18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经营者泄露个人信息会导致侵权行为,被侵权人有权要求赔偿实际损失。我国公民的个人信息受到法律保护,侵害消费者个人信息的行为应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
2024-05-07
违约金的定义、性质、分类和法律特征。违约金分为法定和约定两种类型,具有赔偿性和惩罚性。中国某进出口公司因未实际估计自身履约能力,签订了一份无法按时履行的合同,最终支付巨额违约金。为防范此类欺诈,应了解自身实际履约能力,签订合同时需实事求是,确保能在规
如何应对家庭暴力问题,介绍了相关的合法途径和法律知识。受害者可以向所在单位、居民委员会等机构投诉求助,也可向公安机关报案或起诉。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及时劝阻正在发生的家庭暴力行为。同时,文章还详述了学校、医疗机构等单位的责任,公安机关的职责,以及对
共同海损的定义和成立条件,包括共同海损的组成部分和成立条件的详细解释。通过案例分析,讨论了共同海损的争议问题,包括是否属于共同海损以及适航性问题和告知义务的争议焦点。
网上泄漏他人隐私的法律责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侵害他人隐私的行为需承担侵权责任。个人信息泄露会导致垃圾信息骚扰、冒名办卡和信用透支、不法活动、账户资金被盗用及个人名誉受损等风险。此外,《民法典》也保护个人隐私,规定侵权者需承担相应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