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电话是一个预防风险的手段,如果借款人按正常的借贷流程,贷款公司是不会对亲戚朋友进行骚扰的。
2024-10-21
7、出借人事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借款人借款用于违法犯罪活动仍然提供借款的;
2024-10-17
网贷利息超过36%则不受法律保护。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六条规定: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合同法》第二百一十一条第二款规定“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
2024-10-16
一般卖房欠款应该写欠条而不是借条。借条反映的是出借人和借款人之间的借贷关系,而欠条的形成原因多种多样。借条约定了还款期限,若在期限内未起诉,则转化为自然之债,最
2024-10-16
担保人以借款人或者出借人的借贷行为涉嫌犯罪或者已经生效的判决认定构成犯罪为由,主张不承担民事责任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据民间借贷合同与担保合同的效力、当事人的过错程度,依法确定担保人的民事责任。有偿的民间借款合同,出借人不得在借贷时将利息扣除计入本金之内
2024-10-15
你应当知道的借款合同法律知识。借款合同是借款人向贷款人借款,到期返还借款并支付利息的合同。为了避免借款合同签订后借款人欠钱不还,以及更好的约定借贷双方的权利义务,了解有关借款合同的法律知识,有助于保护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促进借款合
2024-10-14
当借条被收回时,说明借款人已经履行了还债义务。在借款人未还款之前,出借人无权收回借条。如果对方收回借条后未履行还债义务,可以向法院起诉。起诉的流程包括准备好民事诉
2024-10-14
借款人在写借条时,应该将借条居中书写,并在结尾处签署借款人的姓名和日期。正文部分应包括以下内容:借款人和放款人的法定全名、借款金额的大写和小写、借款时间期限的起止
2024-10-14
用他人名字借条属于代理行为,行为人没有代理权限的证明时,构成狭义无权代理。民间借贷是一种民事法律行为,借贷关系成立的前提是借贷物的实际交付。借条最好由借款人书写,
2024-10-13
借条是一种书面形式的借款合同,用于记录借款人和出借人之间的借贷关系。借条的标题为“借条”,正文应包括借款人的姓名、身份证号码,出借人的姓名,借款金额、期限、利息和
2024-10-12
借贷关系中,借条手印不需要出借人和借款人同时按,只需要借款人按或签名。借条有效的条件包括:行为人具有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规定和公序良俗,以及出
2024-10-12
第二十六条 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24%,当事人主张超过部分的利息不能计入后期借款本金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2024-10-07
不算,一年是6%,四倍是年24%。您说的万五,一年合18%,不超过24。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借款人请求出借人返还已支付的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按前款计算,借款人在借款期间届满后应当支付的本息之和,不能
2024-10-07
法律规定借条只要有借款人签名和具体数额即有效。借条注意事项包括借贷手续要全、身份问题、语言问题、利息问题、时间问题和催款问题。借款人死亡不影响借条的效力,关键在于
2024-10-07
借条上的涂改一般是无效的,但如果是由于书写错误进行修改,且双方有真实的借贷关系,则涂改是有效的。借款条具备借款人、出借人的身份信息,借款金额、日期、期限、还款日、
2024-10-07
公司破产后所欠下的高利贷超出法规规定的利息是不需要偿还的,超出部分的利息不受法律的保护。第二十六条 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二)约定了借期内的利率但未约定逾期利率,出借人主张借款人
2024-10-06
行政诉讼的时效规定。包括复议申请、直接起诉、特殊情况延长期限、行政机关履行职责、未告知诉权或起诉期限、不知道具体行政行为内容和超过起诉期限的原因等方面的规定。旨在明确行政诉讼的时效要求和相关规定,以保障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新《民诉法》下的诉讼保全程序,包括担保要求、申请方式、财产保全措施、诉前和诉讼中的保全申请时间以及保全对象的界定。担保不是必须的,法院有一定的裁量权;申请方式包括书面和口头;保全措施包括查封、扣押等;诉前保全在起诉前,诉讼保全在诉讼程序开始后;保全对
建筑法中承包单位违法转包行为的相关内容。承包单位违法转包行为被明确界定为不派出项目管理班子、不进行质量、安全等管理,将承包工程全部或分包转包给他人的行为。合法分包则需满足四个条件,包括总承包单位自行完成主体结构施工等。此外,文章还涉及了建设工程质量管
公司法中关于监事会的设立和职权的相关内容。包括监事会的组成和人数、成员的产生方式、监事会主席的职责、监事的任期及变动处理,以及监事和监事会的职权等方面。同时强调了监事在公司中的重要性和监督作用,并明确了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兼任监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