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行为就是指行为人由于过错侵害他人的人身和财产并造成损害, 违反法定义务, 依法应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因此,从是否合法上来看,侵权行为并不是民事法律行为。《民法总则》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是指民事主体通过意思表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
2025-01-18
民事行为能力是民事主体据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的法律资格。法律不仅要求民事法律行为的行为人必须具有行为能力,而且要求民事行为能力与行为人的“相应”。所以法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必须要在核准登记的生产经营和业务范围之内。意思表示是民事法律行为的核心要素。
2025-01-14
广告人是做出意思表示的行为人,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还可以是其他民事主体。当然,他必须具备民事行为能力。广告的方法就多种多样了。,必以“赏”为要件。广告人因广告行为而使自己受债务拘束。至于报酬的种类、数额,是有广告人自己决定的。③因此可以是称号
2025-01-05
校园欺凌在本质上是一种侵权行为,当然要承担法律责任。欺凌行为的法律责任承担涉及三个方面的主体,即欺凌行为人本人、监护人和学校的责任。如果行为人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严重的话可能构成犯罪。依照侵权责任法第32条第1款的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
2025-01-03
伪证是内容与客观事实不符或相反的证据。伪证行为从主体上说,要有制造、提供伪证的人;主观上讲,行为人必须出于故意;客观上必须是行为人实施了制造、提供伪证的行为;客体上必须是妨碍了民事诉讼和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
2024-12-26
刑事责任是指犯罪行为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因构成犯罪而应承担的责任。而民事责任则是指民事主体之间对于所发生的损害进行补偿或恢复原状的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三条,任何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
2024-11-07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条和第一百四十三条的规定,损害赔偿上限约定通常是有效的,前提是不违反法律和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并且符合行为人具有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以及不违背公序良俗的条件。民事主体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受到法律的保
2024-10-24
《民事诉讼法适用意见》第50条规定:企业法人合并的,因合并前的民事活动发生的纠纷,以合并后的企业为人,企业法人分立的,因分立前的民事活动发生的纠纷,以分立后的企业为共同诉讼人。《民事诉讼法适用意见》第51条规定:企业法人未经清算即被撤销,有清算组织的,以该
2024-10-22
法人、非法人组织享有名称权、名誉权和荣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行为人发表的文学、艺术作品以真人真事或者特定人为描述对象,含有侮辱、诽谤内容,侵害他人名誉权的,受害人有权依法请求该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民事主体有证据
2024-10-03
《民法典侵权编》明确规定了人身损害赔偿的范围和原则。根据该编的规定,本编调整了平等主体之间因侵犯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而产生的法律关系。如果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的民事权益造成损害,就应该承担侵权责任。根据法律规定,如果行为人无法证明自己没有过错,就应该承
2024-09-24
特殊侵权行为是指行为人对在没有过错的心理状态下造成的他人财产和人身权损害的违法行为应当承担的民事责任。特殊侵权行为,是指由法律直接规定,在侵权责任的主体、主观构成要件、举证责任的分配等方面不同于一般侵权行为。在我国民法通则中,属于特殊侵权行为的情况都
2024-09-15
侵权责任主体是否适格,首先要确定侵权责任的主体有哪些,侵权责任的主体包括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等,实施了侵权行为的,就是侵权责任的主体。特殊侵权的民事责任无须完全具备上述要件,凡符合法律的特别规定即可成立。第一千一百六十六条 行为人造成他人民事权益损
2024-08-29
房屋在保修期内,非人为原因造成的漏水,承担责任的主体为开发商。漏水不是物业造成的,但如果物业有疏于管理的情况,或是出现了问题后没有及时处理,导致损失扩大或出现了更严重的问题,那么物业要承担责任。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2024-08-29
房屋先卖出后,若原出卖方再次处分财产即把财产抵押的,属于物权法上的无权处分,无权处分不影响合同的效力。行为人只有具备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能够正确理解自己行为的性质和后果、独立表达自己意思的能力,才能成为合同的主体,其合同行为才能发生法律效
2024-08-08
单就赔偿损失来说,它是一种民事行为,当事人之间是平等的民事主体,围绕它发生的是民事法律关系。人身罚也称自由罚,是指特定行政主体限制和剥夺违法行为人的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这是最严厉的行政处罚。财产罚是指行政主体依法对违法行为人给予的剥夺财产权的处罚形式。
2024-07-15
如何应对家庭暴力问题,介绍了相关的合法途径和法律知识。受害者可以向所在单位、居民委员会等机构投诉求助,也可向公安机关报案或起诉。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及时劝阻正在发生的家庭暴力行为。同时,文章还详述了学校、医疗机构等单位的责任,公安机关的职责,以及对
企业拖欠工资的法律责任及索赔途径。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企业拖欠工资应承担法律责任,并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劳动者可以通过电话投诉、申请支付令、申请劳动仲裁和强制执行、要求加付赔偿金等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哺乳期内调岗的合法性问题。用人单位在调岗时需与员工商量并得到同意,遵守《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不得因女职工怀孕、生育、哺乳而降低工资、辞退或解除合同。女职工不同意调岗时,应继续执行原岗位。调岗需符合生产经营需要、工资水平相当、无侮辱性和惩罚性,不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发布的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的具体法律解释。该解释对诈骗数额的划分、严厉惩处的情形、从宽处理的情形、对近亲属的处理、未遂案件的处理、共同犯罪和追缴财物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以依法打击诈骗犯罪活动,保护公私财产所有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