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理前,人民法院向被告送达起诉状副本,组成合议庭,开展调查或委托调查,通知当事人参加诉讼等事宜。当事人须在一审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2022-09-02
原判决事实不清楚,有新的证据能够证明被告人无罪、最轻的,二审法院可以在查清事实后改判;也可以裁定撤销原判,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六条第一款,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不服第一审判决的上诉、抗诉案件,经过审理后,应当按照
2022-08-30
一审判决送达后,当事人在收到判决书十五日后,没有人上诉的情形下才可以再婚,因为一审下达判决书十五日后没有人上诉才会生效。法律规定,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被告人的辩护人和近亲属,经被
2022-08-29
《行政诉讼法》第八十一条,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作出第一审判决。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高级人民法院批准,高级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需要延长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2022-08-27
人民法院就已经生效的判决,可以依法行使执行的权利。如果对方拒绝履行的,人民法院可以对拒不履行的当事人采取拘留措施。第二百三十六条 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不服第一审判决的上诉、抗诉案件,经过审理后,应当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是指对人民法
2022-08-11
如果是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或者自诉人提出上诉,刑事二审可以比一审判的重;而第二审人民法院审理被告人或者他的法定代理人、辩护人、近亲属上诉的案件,不得加重被告人的刑罚。第二审人民法院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的案件,除有新的犯罪事实,人民检察院补充起诉的以
2022-07-26
4、若不服一审判决或裁定,应在接到判决书后15天内或接到裁定书后10天内向原审人民法院或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并递交上诉状。
2022-07-25
一审判决送达当事人双方后,再过十五日,上诉期满生效,二审判决自送达之日起生效。
2022-07-20
第二百四十四条,第二审的判决、裁定和最高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都是终审的判决、裁定。最高人民法院受理上诉、抗诉案件的审理期限,由最高人民法院决定。
2022-07-14
3、高级人民法院审理判处死刑缓期执行没有限制减刑的上诉案件,认为原判事实清楚、证据充分,但应当限制减刑的,不得直接改判,也不得发回重新审判。
2022-07-13
第一百七十一条 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2022-07-12
也就是说,当一件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第一次审判后,被告人不服提出上诉,或者人民检察院提起抗诉,以及第二审程序审理认定第一审事实不清发回第一审人民法院重新审理时,尽管还是按照第一审程序对该案进行第二次审理,但不得再适用简易程序审理,而应依法重新组成合
2022-07-09
1、刑事二审判决,一般是自判决宣告之日起开始生效。由于二审的判决是终审的判决,所以自法院作出判决,并当庭予以宣告或者定期宣告的当天正式生效。并且对于二审判决,不能上诉、抗诉,但可以依法提出申诉。第二百四十四条 第二审的判决、裁定和最高人民法院的判决、
2022-06-17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四条规定,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2022-06-15
即指被告人、自诉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被告人的辩护人和近亲属、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的第一审判决的上诉期限为十日;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对认为本级人民法院确有错误的第一审判决的抗诉期限为十日。即上诉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
2022-06-14
人民检察院补充侦查的案件,补充侦查完毕移送人民法院后,人民法院重新计算审理期限。涉嫌故意杀人罪也有上诉的权利。第二百二十七条 被告人、自诉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有权用书状或者口头向上一级人民法院上诉。
2022-06-10
高利贷的风险和法律问题。高利贷具有剥削和非生产性质,借款人主要将借款用于非生产支出。在民间借贷中,应注意订立借款合同、收条出具、借款利息、借款用途和担保等法律问题。借款合同应保存借款人身份证明文件,收条应明确记录收款形式;借款利息不得预先在本金中扣除
交通事故责任书的出具时间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需与检验、鉴定机构约定完成检验、鉴定的期限,一般为不超过20日,并将检验、鉴定报告复印件送达当事人。同时,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在现场调查或检验、鉴定结论确定之日起一定时间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对
哺乳期内调岗的合法性问题。用人单位在调岗时需与员工商量并得到同意,遵守《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不得因女职工怀孕、生育、哺乳而降低工资、辞退或解除合同。女职工不同意调岗时,应继续执行原岗位。调岗需符合生产经营需要、工资水平相当、无侮辱性和惩罚性,不
购房定金的退还条件。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给付定金方不履约,无权要求返还;收受定金方不履约,应双倍返还。对于商品房销售,符合销售条件的房企在订立合同前收取预订款性质费用的,订立合同时应抵作房价款,未订立合同则应返还。只有在合同条款无法达成一致或认购书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