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土地、矿藏、矿坑、森林、水产资源以及未经收割或收割后未入库的农作物。
2024-12-19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十七条中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制定补助和奖励办法,对被征收人给予补助和奖励。从该条例可以看出,一定的拆迁奖励是合法的,制定该规定的意义在于鼓励提前签协议,提前搬家。但是该奖励从法律意义上来说,拆迁奖励费
2024-12-19
根据《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条规定,征收耕地的补偿费用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征收耕地的土地补偿费为该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六至
2024-12-19
根据《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条规定,农村征用土地的补偿标准是根据被征收土地的原用途给予补偿。对于征收的耕地,补偿费用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
2024-12-19
根据《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和《民法典》的规定,公寓拆迁赔偿项目包括被征收房屋价值的补偿、搬迁和临时安置的补偿,以及停产停业损失的补偿。国家可以征收国有土地上单位和个人
2024-12-19
安置补偿协议是指在国有土地上征收房屋时,被征收人与市、县级政府之间达成的协议。协议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协议的主体、被拆除房屋的位置、性质、建筑面积、补偿安置方式、货
2024-12-19
本条例旨在加强对城市房屋拆迁的管理,保障拆迁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建设项目的顺利进行。适用范围包括城市规划区内国有土地上的房屋拆迁,并需要对被拆迁人进行补偿和安置。
2024-12-19
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十七条,拆迁补偿包括被征收房屋价值的补偿、搬迁、临时安置的补偿以及停产停业损失的补偿。此外,市、县级政府还应制定补助和奖励办法
2024-12-19
土地参与宏观经济管理的基础是土地的资源与资产双重属性。与气候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等其他资源类似,土地作为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自然资源,也具有一般自然资源的共同特性,其中包括区域性、动态性等。土地的自然资源属性,具体拥有“有限性”
2024-12-18
依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的规定,对房屋进行征收拆迁的时候,要先进行补偿后拆迁的,所以先拆迁后补偿是属于违法的。补偿决定应当公平,包括本条例第二十五条第一款规定的有关补偿协议的事项。被征收人对补偿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依法提起
2024-12-18
按照房屋抵押贷款的规定,作为抵押的房子必须产权明晰,有房产证和国有土地使用证,所以没有房产证的房子是不能作抵押申请贷款的。不过,借款人除了可以用本人名下房子申请抵押贷款以外,也可以用他人名下房子作抵押申请房屋抵押贷款,但必须要取得他人的同意,而且要出
2024-12-18
依据我国婚姻法的规定,如果有证据证明房屋是夫妻共同出资购买的,就是属于夫妻共同财产,离婚后由夫妻双方共同分割。夫或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享有的权益等,应当依法予以保护。因日常生活需要而处理夫妻共同财产的,任何一方有权决定。家庭生活的费用,由共同财产支
2024-12-18
六、因租用该房屋所发生的除土地费、大修费以外的其它费用,由乙方承担。
2024-12-18
去年10月20日,宁夏彭阳县发生了一起土地使用权纠纷引发的伤害事件。杨某用铁锨打断了海某某的左小腿,导致后者住院23天,花费了1.1万元。经过鉴定,海某某的伤情被认定为轻伤
2024-12-18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八条规定,集体土地征地应当给予公平、合理的补偿,保障被征地农民的生活水平和长远生计。征地补偿标准包括土地补偿费、青苗补偿费、附
2024-12-18
租赁方一般不能提前解除土地租赁合同,出现当事人约定或者法律规定的解除情形的除外。根据《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二条规定,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事由。(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二)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2024-12-18
如何应对家庭暴力问题,介绍了相关的合法途径和法律知识。受害者可以向所在单位、居民委员会等机构投诉求助,也可向公安机关报案或起诉。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及时劝阻正在发生的家庭暴力行为。同时,文章还详述了学校、医疗机构等单位的责任,公安机关的职责,以及对
高利贷的风险和法律问题。高利贷具有剥削和非生产性质,借款人主要将借款用于非生产支出。在民间借贷中,应注意订立借款合同、收条出具、借款利息、借款用途和担保等法律问题。借款合同应保存借款人身份证明文件,收条应明确记录收款形式;借款利息不得预先在本金中扣除
交通事故责任书的出具时间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需与检验、鉴定机构约定完成检验、鉴定的期限,一般为不超过20日,并将检验、鉴定报告复印件送达当事人。同时,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在现场调查或检验、鉴定结论确定之日起一定时间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对
网上泄漏他人隐私的法律责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侵害他人隐私的行为需承担侵权责任。个人信息泄露会导致垃圾信息骚扰、冒名办卡和信用透支、不法活动、账户资金被盗用及个人名誉受损等风险。此外,《民法典》也保护个人隐私,规定侵权者需承担相应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