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械属于聚众斗殴罪的加重处罚情节,按照最高院的相关规定,可在3到5年的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因此,量刑至少应为3年以上,具体要结合是否存在自首、立功、受害人谅解等综合判定。《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三条 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
2024-04-04
打架一般不会涉及刑事责任,但如果造成轻伤以上后果,则可能涉嫌故意伤害罪或聚众斗殴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92条,故意伤害罪的量刑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
2024-04-04
二级轻伤已经构成了故意伤害罪的立案标准,其加害人涉嫌成立故意伤害罪,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对于其造成他人二级轻伤的赔偿包括了医疗支出的费用和误工费,如果因此造成他人伤残的,还需要赔偿残疾赔偿金、康复费等必要费用。
2024-04-03
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故意伤害罪的从犯,依法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 故意伤害罪的从犯在庭审中自愿认罪,认罪态度较好;在审理期间, 故意伤害罪的从犯通过亲属主动赔偿,得到了被害人的谅解,且在案件审理期
2024-03-20
寻衅滋事罪的定罪和量刑 一、寻衅滋事罪的概述: 寻衅滋事罪,是发生频率较高的犯罪,一般是指在公共场所无事生非,起哄闹事,殴打伤害无辜,肆意挑衅,横行霸道,破坏公共秩序的行为。在司法实践中,由于采取随意殴打他人的方式寻衅滋事致人轻伤的行为与故意伤害
2024-03-20
打架致使被害人受伤,经鉴定达到轻伤以上的,构成故意伤害罪,依法是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的量刑。2013年实施的新刑事诉讼法引入了刑事和解制度。如果犯罪嫌疑人和被害者就赔偿问题达到协议,取得受害者谅解的,司法机关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于刑事处罚。人民
2024-03-15
根据《刑法》第234条的规定,故意伤害致人死亡起刑为10年,适用死刑。在刑事诉讼事务中,“以犯罪嫌疑人对被害人及家属积极作出民事赔偿作为酌定情节在量刑中被充分考虑”已在司法实践中被普通运用。因此,民事赔偿部分的解决将直接影响对犯罪嫌疑人
2024-03-10
根据《公安部关于办理伤害案件有关问题的通知》,家庭纠纷引起的轻伤案件可以通过调解处理,如果无法调解,则根据伤情鉴定结果进行处理。对于故意伤害致轻伤的量刑标准,根据不
2024-03-06
故意伤害罪是指故意非法伤害他人身体,并达到一定严重程度,应受刑罚的犯罪行为。根据刑法规定,故意伤害罪的伤害结果主要有轻伤、重伤和死亡,对于不同结果的量刑也不同。对于
2024-03-05
故意伤害罪分为轻伤和重伤两种情况。区分轻伤和轻微伤害主要根据以下原则:轻伤是指损伤伴有轻度器官功能障碍,但对生命无危险,或者只导致劳动能力轻微下降;轻微伤害是指损伤仅
2024-02-15
故意伤害致一人轻伤的,可以在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每增加轻伤一人,可以增加三个月至六个月刑期。依法应当判处无期徒刑以上刑罚的除外。每增加轻微伤一人,可以增加二个月以下刑期;故意伤害致人轻伤的,伤残程度可在确定量刑起点时考虑,或者作
2024-02-07
判处三年以下额有期徒刑或者是拘役。根据我国《刑法》第17条第2款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鸦片二百克以上不满一千克、海洛
2024-01-27
故意伤害致人轻伤的,致害人以故意伤害罪(轻伤)追究刑事责任,法定刑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问题中的前科,如果是本次犯罪行为前五年内执行完毕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行为,构成累犯,本次量刑应当从重处罚。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
2024-01-17
聚众斗殴罪与故意伤害罪最显而易见的区别在于侵犯客体的不同,即普通的斗殴行为,仅仅是侵犯一个或数个被害人个体的身体健康权和生命权,以故意伤害归罪;而聚众前提下的斗殴行为,不仅侵犯被害人的健康权和生命权,其聚众行为和斗殴行为还分别或共同侵犯了社会的公共秩
2024-01-16
殴打他人造成故意伤害的,按故意伤害罪定罪量刑。故意伤害罪的刑事立案标准是造成被害人轻伤,达不到立案标准,可以给予治安处罚。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三条规定,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
2024-01-16
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并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故意伤害罪,其中,已满14周岁未满16周岁的自然人有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行为的,应当负刑事责任。涉嫌故意伤害罪,导致轻伤的,量刑在三年以下或管制或拘役;导致重伤的,量刑起点为3到10年有期徒刑。
2023-12-30
行政诉讼的时效规定。包括复议申请、直接起诉、特殊情况延长期限、行政机关履行职责、未告知诉权或起诉期限、不知道具体行政行为内容和超过起诉期限的原因等方面的规定。旨在明确行政诉讼的时效要求和相关规定,以保障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新《民诉法》下的诉讼保全程序,包括担保要求、申请方式、财产保全措施、诉前和诉讼中的保全申请时间以及保全对象的界定。担保不是必须的,法院有一定的裁量权;申请方式包括书面和口头;保全措施包括查封、扣押等;诉前保全在起诉前,诉讼保全在诉讼程序开始后;保全对
建筑法中承包单位违法转包行为的相关内容。承包单位违法转包行为被明确界定为不派出项目管理班子、不进行质量、安全等管理,将承包工程全部或分包转包给他人的行为。合法分包则需满足四个条件,包括总承包单位自行完成主体结构施工等。此外,文章还涉及了建设工程质量管
侵占罪的构成要件及刑罚。侵占罪指将他人保管的财物非法占为己有且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行为。根据数额大小,刑法规定了不同的刑罚。同时,文章还介绍了侵占罪与挪用特定款项的区别,包括挪用资金罪和挪用特定款物罪的不同定义和相应刑罚。对于国有公司等单位人员挪用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