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某驾驶车辆在京承高速公路发生交通事故,原因是避让不及撞上护栏,导致孙某及乘客张某、李某受伤。孙某等三人认为事故是由于高速公路管理者失职,未及时清理路上的障碍物所致
2024-07-08
交通事故的人身损害伤残鉴定程序如下:治疗结束后,受伤者可向交通管理部门提出书面申请,交通管理部门会委托鉴定机构进行鉴定。根据《司法鉴定程序通则》第十二条规定,委托人需提供真实、完整、充分的鉴定材料,并对其真实性、合法性负责。司法鉴定机构应核对并记录鉴
2024-07-08
所谓伤情鉴定,是指确定受害人被伤害的程度,即确定其机体组织结构的破坏、功能障碍及心理、精神方面的影响和损害程度的过程。所谓伤残评定,是指在对伤残情况进行客观检验的基础上,评价确定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等级的过程。伤残评定结论多用来确定民事赔偿责任,而伤
2024-07-07
误工费是指赔偿义务人应向受害人支付的遭受伤害到完全治愈期间因无法从事正常工作而实际减少的收入。在交通事故中,如果当事人没有劳动收入,则不能要求对方赔偿误工费;但如果受
2024-07-06
退休人员在交通事故中受伤后,可以获得残疾赔偿金。根据法律规定,残疾赔偿金的计算基于受害人的劳动能力丧失程度或伤残等级,并根据当地居民的收入标准进行计算。赔偿金的计算
2024-07-06
2009年12月19日上午,被告王某某驾驶三轮摩托车与原告周某某驾驶的二轮摩托车相撞,造成交通事故。事故责任认定书认定被告王某某为主要责任,原告周某某为次要责任。法院判决
2024-07-05
到司法鉴定中心做伤残鉴定。伤者受伤严重,如一、二、三、四级伤残的,由于需要长期护理,可以委托鉴定机构做护理级别鉴定。
2024-07-02
2、在鉴定过程中不得弄虚作假、提供伪证,如提供伪证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构成犯罪的,还会被追究刑事责任。
2024-06-30
交通事故导致人员受伤致残时,需要进行伤残鉴定以确定赔偿项目和标准。根据法律规定,交通事故伤残赔偿系数的计算方法如下:对于60周岁以下的人,残疾赔偿金等于伤残等级乘以当
2024-06-30
随着法律的健全,我们生活中各个方面都受到法律的保护。道路交通安全也受到法律的保护,当交通事故发生时不幸造成了伤残,法律也会保护受伤者的权利,保障其生活。国家法律规定了交通事故伤残赔偿金的赔偿标准。根据这些规定,受害人可以获得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
2024-06-30
交通事故致身体受伤、残疾或死亡的,其民事诉讼的时效为1年。交通事故造成财产损失的,其民事诉讼时效为3年。既有人身伤害又有财产损失的,诉讼时效应分别计算。
2024-06-29
左手大拇指缺失会影响手指功能,可以申请九级伤残鉴定。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GB18667-2002)》,申请司法鉴定的时间应以事故直接导致的损伤或治疗并发症终结
2024-06-29
驾驶人在发生交通事故后,立即向交通事故处理机关报警,及时向承保该车的保险公司报案。保险公司接到报案后,迅速调度其理赔人员查勘事故。财产损失金额确定后,受伤人员治愈出院后,或交警部门调查清楚事故死亡人员相关情况后,事故双方由交警部门根据法律法规进行调解
2024-06-26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七条,受害人在交通事故中受伤导致误工时,可以要求赔偿误工费。误工费的计算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
2024-06-26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七条,交通事故中的公务员也可以获得误工费。误工费是指在受害人从遭受伤害到完全治愈期间,由于无法从事正
2024-06-24
依据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交通事故两根肋骨骨折的,误工费与受伤是没有直接关系的,误工费数额由误工时间和收入情况确定。(四)当事人对交通管理部门的结论服从的,由公安机关出具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
2024-06-22
公司监事的法律职责和义务,包括审查公司财务、监督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履职情况、纠正损害公司利益行为等职责,以及监事违法执行职务时的法律责任。监事有权提出罢免建议、召开临时股东会会议、向股东会提出提案等。如果监事违反法律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需承担相应的赔
行政处罚的追责时效相关规定。根据《行政处罚法》,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行政机关不再追究行政法律责任。追责时效的设定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保护行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使行政机关加强执法监督和追责力度。但追责时效也有其限制,在特殊情况下需依据
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被赡养人或与赡养纠纷有利害关系的人可以通过起诉要求子女承担赡养责任的法律问题。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在哪些情况下子女可以不履行赡养义务,并提供了维护赡养权利的方法,包括寻求社区帮助、提起民事诉讼和追究刑事责任等。
劳动法中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方法。包括工作年限的计算、经济补偿的计算标准、计算基数以及计算封顶等方面的内容。详细解释了劳动者在单位的工作年限、经济补偿的计算依据和原则、工资计算基数的确定以及针对高端劳动者的特殊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