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权法第二十四条规定,船舶、航空器和机动车等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未经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物权法颁布之前,一些法律对船舶、航空器的物权登记效力问题已有规定。但是,因船舶、航空器和汽车等动产的价值较大,法律对这类动产规定有登记制度,其物权
2020-07-21
我国现合同法制度体系中,在兼顾和权衡“所有权安全”和“交易安全”的基础上,表见代理制度是通过牺牲真正权利人的利益来保护善意无过失交易人的利益的典型制度。这种类型是本人自己的行为表示授予他人代理权,或知道他人愿为其代理人而本人不作否认表示,从而须对之负
2020-05-25
表见代理制度设计的初衷是为了保护善意相对人的利益,而相对人是否为善意则完全在于相对人能否证明自己在合同订立时有理由相信行为人有代理权。之后,应注意保全有关的证据,比如妥善保管行为人证明代理人资格的文件、盖有被代理人单位公章的空白合同、介绍信、来往函件
2020-05-25
表见代理制度设计的初衷是为了保护善意相对人的利益,而相对人是否为善意则完全在于相对人能否证明自己在合同订立时有理由相信行为人有代理权。之后,应注意保全有关的证据,比如妥善保管行为人证明代理人资格的文件、盖有被代理人单位公章的空白合同、介绍信、来往函件
2020-05-25
表见代表,是指法人或其他组织的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超越了代表权限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的,善意相对人基于一定客观事实有正当理由相信其没有超越代表权限的,其代表行为有效的制度。表见代理只能是针对民事法律行为;表见代表则包括事实行为等。
2020-05-25
法律对有偿合同受益人的保护程度比无偿合同受益人的保护程度较高。如在善意取得制度中,善意受让人取得动产所有权的一个条件就是受让人依有偿法律行为受让动产的占有,如果该受让人系依据无偿法律行为而受让动产的占有,则其不能依据善意取得制度取得动产的所有权。在有
2020-05-25
根据占有人是否有权占有某物,可分为有权占有和无权占有。有权占有,是指基于法律或合同的规定而享有对某物进行占有的权利。占有和本权的关系 表现为当本权受到侵害时,保护占有则具有保护本权的作用。但恶意占有人则不能依善意取得制度取得对财产的所有权。
2020-05-25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自2007年10月1日实施,有很多细节问题没有明确规定。最高人民法院日前发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细化了部分问题。这几日,该解释成为市民关注焦点。《物权法》规定了善意取得制度,即若陈-先生符
2020-05-25
动产占有人向第三人移转动产所有权或为第三人设定其他物权,即使动产占有人无处分动产的权利,善意受让人仍可取得动产所有权或其他物权的制度。我国《担保法司法解释》中规定了质权和留置权的善意取得制度,但未对抵押权是否适用善意取得予以规定。当事人善意取得其他物
2020-05-25
基于善意取得制度的适用,受让人取得让与人转让的交易财产的所有权。让与人和受让人应履行所有权转移的权利和义务,受让人应支付价款,让与人应协助将交易财产的所有权移转于受让人。让与人与受让人基于法律行为而产生债权债务关系,受让人因善意而取得让与人移转其占有
2020-05-25
如果已经善意取得,第三人是享有完全的所有权的,可以进行处分。故受让人取得机动车时,“善意”、“合理对价”、“交付及登记”这三个要件必须同时具备,否则不能成立善意取得。无偿取得机动车的,不适用善意取得制度。具体到机动车,其权利人只要经过了登记这一法定的
2020-05-25
所谓买房人为恶意,是指买房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卖房人没有处分权。在买房人为恶意的情形下,不适用善意取得制度,不论房屋是否过户,恶意的买房人都不能取得房屋的所有权。《物权法》第九十七条规定:“处分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以及对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作重大修缮的
2020-05-25
满足善意取得条件的,股权是可以善意取得的。从实践情况来看,并非所有无权转让股权的行为均能导致善意取得,在适用时必须严格按照股权善意取得构成要件进行筛选。善意取得制度的设计目的在于平衡原权利人与善意第三人的利益,上述无权转让行为可以导致股权善意取得,但
2020-05-25
无权处分与否受让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是可以被认定为善意取得。我国《合同法》规定了无权处分行为,而善意取得制度规定在我国《物权法》中。通说认为无权处分行为保护的是静态安全,善意取得制度保护的是动态安全。无权处分与善意取得之间互为条件、相互制约。善意取得制
2020-05-25
无权处分,是指行为人没有处分权,却以自己的名义实施的对他人财产的法律上的处分行为。出卖人因未取得所有权或者处分权致使标的物所有权不能转移,买受人要求出卖人承担违约责任或者要求解除合同并主张损害赔偿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善意取得制度,主要是为了保护善意
2020-05-25
票据善意取得制度是以牺牲原票据持有人的利益来保护善意取得人的利益,因而对于票据持有人构成善意取得的要件应该加以严格限制。构成票据善意取得需要具备哪些要件,我国票据法没有作出明确规定。票据善意取得的主观要件是受让人必须为善意且无重大过失。票据善意取得是
2020-05-25
公司监事的法律职责和义务,包括审查公司财务、监督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履职情况、纠正损害公司利益行为等职责,以及监事违法执行职务时的法律责任。监事有权提出罢免建议、召开临时股东会会议、向股东会提出提案等。如果监事违反法律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需承担相应的赔
行政处罚的追责时效相关规定。根据《行政处罚法》,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行政机关不再追究行政法律责任。追责时效的设定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保护行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使行政机关加强执法监督和追责力度。但追责时效也有其限制,在特殊情况下需依据
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被赡养人或与赡养纠纷有利害关系的人可以通过起诉要求子女承担赡养责任的法律问题。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在哪些情况下子女可以不履行赡养义务,并提供了维护赡养权利的方法,包括寻求社区帮助、提起民事诉讼和追究刑事责任等。
劳动法中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方法。包括工作年限的计算、经济补偿的计算标准、计算基数以及计算封顶等方面的内容。详细解释了劳动者在单位的工作年限、经济补偿的计算依据和原则、工资计算基数的确定以及针对高端劳动者的特殊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