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法律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婚外情离婚赔偿包括两个方面:物质损害赔偿和精神损害赔偿。由于我国对精神损害没有明确的标准,因此,因为婚外情离婚遭受的精神损害赔偿也没有明确的标准。
2022-03-02
实施家庭暴力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果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二)实施家庭暴力或者虐待、遗弃家庭成员;
2022-03-02
(三)过错方具体的侵权情节。应结合过错方侵权行为的方式、手段、场合等具体情节综合考虑,如虐待比一般的过错行为严重,侵权方式越恶劣,持续时间越长,受害人造成的精神损害就越大,其赔偿数额的确定应相对高于一般家庭暴力。
2022-03-02
如果是作为原告的话,无过错方必须在提出离婚诉讼的同时向人民法院提出赔偿请求。如果是作为被告,不同意离婚也不提起家庭暴力离婚赔偿的,无过错方可以在离婚后一年内就家庭暴力离婚赔偿问题单独提起诉讼。
2022-02-28
分居后出轨不一定构成重婚罪。重婚罪是指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或者有配偶的人与他人结婚。如果出轨的方式是与他人以夫妻名义生活或者与他人登记结婚,都算构成重婚罪,其他的不构成。但是与他人同居需要支付无过错方离婚损害赔偿。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民事法律后
2022-02-28
过错方实施家暴后,是否积极承认错误并抚慰受害人,努力取得受害人的理解,采取以上措施后,受害人的痛苦是否有所减少。如果受害人收入相对不乐观,并且离婚后要抚养孩子,所以要考虑这些情况。
2022-02-26
法律规定可以请求损害赔偿的要求一方有过错行为,具体情形有:重婚行为;与他人同居行为;实施家庭暴力行为;虐待或遗弃家庭成员或有其他重大过错行为等。无过错方有权请求过错方对其进行物质损害赔偿和精神损害赔偿。
2022-02-26
我国《民法典》只规定了以下四种情形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2022-02-25
需要注意的是,请求赔偿需要在起诉离婚时一并提出。有其他重大过错。夫妻的婚姻关系必须要在民政局登记领证才能缔结生效,同居不能导致双方拥有合法的夫妻关系。
2022-02-25
逾此期限,视为放弃该权利。2、离婚诉讼的被告为无过错方时,如果被告不同意离婚也不提起损害赔偿请求的,可在离婚后一年内就此单独提起诉讼;
2022-02-24
对于因收集对方有重婚行为证据的花费、起诉费、律师费等直接的物质损害也应当赔偿。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离婚都可以要精神损失费,向过错方请求精神损失费赔偿需要一些法定的情形。
2022-02-23
而无过错的一方可主张离婚损害赔偿。(三)如果你发现他们两个在其他地方发生性行为,你可以到公安局报案说发现卖淫嫖娼,公安局到现场抓获制作的笔录可以作为“婚外情”的证据。
2022-02-17
1、有外遇离婚财产的处理是在双方当事人均等分配的基础上照顾无过错方的权益,因此就是使得有过错方分割时少分,无过错方分割时多分共同财产。无过错方还可以在财产分割之后要求对方当事人支付赔偿。第一千零八十七条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
2022-02-16
、"保证书"、"道歉书"等,婚外情突然被曝光,一方情急之下写下保证书等表示悔改,这是婚外情的关键证据。、单位查实职工的婚外情后,有时会对其生活作风问题作出处理。(一)离婚损害赔偿制度,是指因婚姻关系的一方有法律规定的过错行为而导致离婚,无过错一方有权要求
2022-02-15
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物质损害赔偿主要是指财产赔偿,即过错方给对方带来了财、物的损害。比如,家暴的医疗费用等,这些在离婚时都可以要求赔偿。受诉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
2022-02-14
第一千零八十七条 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由一方的过错导致夫妻感情破裂而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提出婚姻损害赔偿。
2022-02-10
如何应对家庭暴力问题,介绍了相关的合法途径和法律知识。受害者可以向所在单位、居民委员会等机构投诉求助,也可向公安机关报案或起诉。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及时劝阻正在发生的家庭暴力行为。同时,文章还详述了学校、医疗机构等单位的责任,公安机关的职责,以及对
高利贷的风险和法律问题。高利贷具有剥削和非生产性质,借款人主要将借款用于非生产支出。在民间借贷中,应注意订立借款合同、收条出具、借款利息、借款用途和担保等法律问题。借款合同应保存借款人身份证明文件,收条应明确记录收款形式;借款利息不得预先在本金中扣除
交通事故责任书的出具时间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需与检验、鉴定机构约定完成检验、鉴定的期限,一般为不超过20日,并将检验、鉴定报告复印件送达当事人。同时,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在现场调查或检验、鉴定结论确定之日起一定时间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对
哺乳期内调岗的合法性问题。用人单位在调岗时需与员工商量并得到同意,遵守《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不得因女职工怀孕、生育、哺乳而降低工资、辞退或解除合同。女职工不同意调岗时,应继续执行原岗位。调岗需符合生产经营需要、工资水平相当、无侮辱性和惩罚性,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