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微信公众平台成为最火爆的自媒体之一,但普遍存在“1人原创、99人抄袭”现象。所以,如果微信公众平台转载内容属于著作权法第5条的时事新闻等,就不属于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不应当认定构成侵权。微信公众号向微信用户发布消息的行为还可以理解为一种“受著作权
2020-05-25
所谓剽窃是指将他人作品或者作品的片段窃为己有并发表的行为。“实质性相似”是指侵权作品中体现创作者个性的部分与原作的独创性部分实质性相似。对于文字作品来说,首先需要将原作中的独创性部分抽离出来,然后再将侵权作品中的独创性部分抽离出来,将两者进行对比,不
2020-05-25
2、报刊单位之间相互转载已经刊登的作品,适用《著作权法》第三十三条第二款的规定,即作品刊登后,除著作权人声明不得转载、摘编的外,其他报刊可以转载或者作为文摘、资料刊登,但应当按照规定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
2020-05-25
下面小编就从三个方面带您了解关于网络著作权是如何规定的。网络著作权侵权行为的客体当然是作品著作权。著作权侵权行为的认定,依然要适用行为的违法性、损害事实、因果关系和主观过错这四个最基本的构成要件。网络著作权侵权行为的违法性,是强调只有那些违反相关法律规
2020-05-25
即行为人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不按著作权法规 定的使用条件,擅自使用著作权人的作品,以及表演、音像制品和广播电视节目。著作权是一种绝对权,任何人都负责有不能侵犯该项权利的不作为义务。他人在使用著作权作品时必须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法律有关规定,如果行为人违反
2020-05-25
依据著作权法的规定,法院认定是否侵犯美术作品的著作权,主要考虑的因素包括美术作品是否有著作权、是否未经许可使用美术作品、美术作品是否用于营利活动等。(一)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发表其作品的;(六)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以展览、摄制电影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使用作
2020-05-25
即行为人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不按著作权法规定的使用条件,擅自使用著作权人的作品,以及表演、音像制品和广播电视节目。著作权侵权行为,既没有征得作者和其他著作权人同意,也不属于合理使用和法定使用的情形,这是对作品的擅自使用,因而是一种违反著作权法的行为。这
2020-05-25
高级抄袭是不是著作权纠纷,主要认定高级抄袭的行为属不属于侵犯著作权,如果属于侵权的,就是著作权纠纷。将作品的思想排除在版权法的保护范围之外。关于著作权纠纷如何解决,实践当中,一般有以下方式:和解、调解、仲裁、诉讼以及向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投诉。仲裁,是
2020-05-25
版权侵权的界定是怎么样?共同侵权行为是一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行为人基于共同的过错致他人损害的行为,它在著作权侵权行为中占有一定的比重。这里,将主要分析两类特定主体之间的共同侵权的认定问题。这是指作者擅自使用他人作品的行为与出版社的出版行为共同侵害了著
2020-05-25
共同侵权行为是一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行为人基于共同的过错致他人损害的行为,它在著作权侵权行为中占有一定的比重。这里,将主要分析两类特定主体之间的共同侵权的认定问题。有一种意见认为,该条款是关于“共同侵权人之间分担侵权责任的约定”。如果这类作品属侵权作
2020-05-25
由于著作权及著作邻接权内容的丰富复杂,使著作权、邻接权的侵权行为认定也呈现纷繁复杂的局面。认定的基本要领仍然是:。首先掌握著作权人或邻接权人享有权利的种类和范围;其次掌握其作为权利载体即其作品的表达形式和特点;第五是掌握被控侵权人与提出控告的权利人的作
2020-05-25
著作权法定许可是是指在一些特定的情形下,对未经他人许可而有偿使用他人享有著作权的作品的行为依法不认定为侵权的法律制度。著作权的法定许可规定使用人事先不必征得著作权人许可,即可使用其作品,但事后必须支付法定的报酬。因此法定许可的性质就是依据法律的直接规
2020-05-25
将作品的'思想'排除在版权法的保护范围之外。这是版权法原理的基本要求。《伯尔尼公约》第9条第2款明确规定:'版权保护延及表达,而不延及思想、过程、操作方法或数字概念本身。' 我国版权局于1998年1月8日提交的著作权法修正草案第5条也增设了版权法保护表达,不保护思想
2020-05-25
龚某某于2002年3月11日向宜昌市伍家岗区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判令华银公司返还胶卷,停止侵害,赔礼道歉并赔偿经济损失18万元;判令正和公司停止侵害,赔礼道歉并赔偿经济损失2万元,华银公司承担连带赔偿责任。伍家岗区法院审理认为,龚某某是涉案摄影作品的摄影者,是该
2020-05-25
公司监事的法律职责和义务,包括审查公司财务、监督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履职情况、纠正损害公司利益行为等职责,以及监事违法执行职务时的法律责任。监事有权提出罢免建议、召开临时股东会会议、向股东会提出提案等。如果监事违反法律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需承担相应的赔
行政处罚的追责时效相关规定。根据《行政处罚法》,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行政机关不再追究行政法律责任。追责时效的设定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保护行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使行政机关加强执法监督和追责力度。但追责时效也有其限制,在特殊情况下需依据
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被赡养人或与赡养纠纷有利害关系的人可以通过起诉要求子女承担赡养责任的法律问题。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在哪些情况下子女可以不履行赡养义务,并提供了维护赡养权利的方法,包括寻求社区帮助、提起民事诉讼和追究刑事责任等。
劳动法中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方法。包括工作年限的计算、经济补偿的计算标准、计算基数以及计算封顶等方面的内容。详细解释了劳动者在单位的工作年限、经济补偿的计算依据和原则、工资计算基数的确定以及针对高端劳动者的特殊规定。